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鲁国的城门下,七岁的阿竹正踮着脚往城楼上瞧。他手里攥着半块麦饼,是娘早上给的,此刻正眼巴巴望着刚贴出来的告示——鲁国国君要招有本事的人啦。
     “阿竹,又来瞧热闹?”卖糖葫芦的张叔笑着递给他一颗,“这告示贴了三天,还没见有人敢揭呢。”
     阿竹舔着糖葫芦摇头:“为啥呀?国君不是说,不管是会种田、会盖房子,还是会教娃娃认字,都算有本事吗?”
     张叔往城墙根啐了口:“前阵子有个老木匠去了,说能盖不会漏雨的屋子。可大夫们嫌他手上有老茧,说配不上‘人才的名头,把人赶回来了。”
     正说着,城门口一阵喧哗。一个穿锦缎袍子的中年人昂首阔步往里走,腰间玉佩叮当作响。守城的士兵赶紧躬身:“孔先生,您可算来了!”
     阿竹拽住张叔的袖子:“他就是那个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孔先生吗?”
     张叔点头时,孔先生已经走到告示前。他身后跟着个小书童,捧着一卷竹简,看年纪比阿竹大不了两岁。
     “这告示上的字,倒是写得诚恳。”孔先生摸着胡须笑,“可为何三日过去,竟无一人揭榜?”
     守城士兵脸涨得通红:“先生有所不知,前几日来了个农妇,说能让稻子增产三成。可……可大臣们说女人家抛头露面不成体统……”
     “糊涂!”孔先生的声音陡然提高,惊飞了檐下的麻雀,“当年大禹治水,还向会挖渠的老农请教呢!走,带我去见国君。”
     阿竹拽着糖葫芦棍儿追上去,被小书童拦住:“别乱跑,国君的宫殿可不是谁都能进的。”
     “我娘会种双季稻!”阿竹急得蹦脚,“去年旱灾,全村就我家粮仓是满的!”
     小书童眼睛一亮,转身跟孔先生说了句。孔先生回头打量阿竹,灰布衣裤上还沾着泥点,却掩不住眼里的光:“那便一同去。”
     宫殿里的香薰呛得阿竹直咳嗽。国君正皱眉听大臣们争论,见孔先生进来,赶紧起身:“先生来得正好,您说这人才难寻,莫非有什么法子?”
     “法子倒是简单。”孔先生往殿中一站,声音朗朗,“请国君随我到城门口去,那里藏着鲁国最珍贵的宝贝。”
     国君虽疑惑,还是依言带着大臣们往城门走。刚到街口,就见个老妇人蹲在地上,正给哭闹的娃娃喂米汤。她鬓角花白,袖口磨出了洞,可喂饭的手稳得很,娃娃转眼间就不哭了。
     “这是……”国君刚要发问,就被孔先生按住手。
     “王大娘,您这法子真神!”卖菜的李婶凑过去,“我家虎子天天吃饭像打仗,您教教我呗?”
     王大娘笑出满脸皱纹:

鲁国少人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