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回到了这里。
他曾经无数次路过、停留又别离的地方。
张海桐办完了事,手还有点酸。头上戴着的草帽被太阳晒得发烫,土泥路也被灼烧出白光。
八几年的乡村还比较贫瘠,没有顺风车可以搭。穷乡僻壤,这个时候家里有自行车都很了不得,更不要说摩托小汽车。
天儿太热,张海桐随便找了个阴凉处,靠着树休息。草帽扣在脸上遮阳,不远处是一条小河。水声潺潺。
这个时候还能在河里捞螃蟹,个头不大,主要是好玩。
张海桐刚浪费完体力,懒得动。靠着树昏昏沉沉睡了。
其实他早就该回四川了。
在1969年,他就应该回四川。
张海桐只是在犹豫。
他不清楚这个世界是否真的如他所想,会有那些人的存在吗?
他没有找到任何蛛丝马迹。
诸事烦扰,想法便一次又一次推迟,一直到现在。
不知道什么时候,原本的踌躇忽然变成坚定。总觉得要回来看看,就像远行的人近乡情怯。
他想回四川老家所在的地方,看看张女士是否在这里。
现实世界的张海桐很少回四川老家。
在他五岁那年,张先生事业有成,把张女士的父母从大山接出来安顿在城郊新农村。张先生父母早逝,所以夫妻俩只需要奉养张女士的长辈。
老一辈闲不下,也受不了高层楼房盒子一样的生活。张先生就在那里买了地,盖新房。想捣鼓土地,就去捣鼓,想养什么也方便。
懒得弄,还能跟邻居老头老太太聊天打麻将。
张女士没什么亲戚,早年家里穷,人情往来淡漠。因此长辈没有任何牵累,说走也就走了。只是每年清明回家给长辈的父母扫墓,不常回去。大山深处实在太偏僻,来回一趟老人也受不了。
张海桐循着记忆找到这里,几乎是徒步穿越山林,用脚丈量任务目的地与老家的距离。
耳边只有鸟鸣和水声,宁静如巨大的风景油画。他一个人穿梭在大山里,整座静止的山,只有一个人影在移动。
走到这里倦意席卷全身。
张海桐站在山崖上,眺望远处建在半山腰的村庄。
淌过山脚下的河谷,就到家了。
于是他下山,站在河边的林子里很久,停下来休息。
草帽就这么扣在脸上,张海桐在水流声里睡去。
水边草木旺盛,白茅草高的能将人淹没。农民经常下来割,现在只能看见草茬。
有一个女声从山腰处传来,声音清脆嘹亮。她喊的是:爸,你在哪?
纯正四川话。
那声音亮的像百灵鸟歌唱,好像飞过了万水千山。
张海桐睡得魇住了,怎么也醒不过来。只有这道声音破开迷蒙,清晰的盘旋在脑海之中。
女声一边喊,一边往山下走。
很快穿过林间几乎直线向下的小路,越过了松林和柏树,来到河谷里。
……
张海桐的草帽被人挪开了。
天光陡然刺入昏沉,眼前瞬间亮如白昼。皮肉遮住眼瞳,透进来的光也是肉红色。
很快,这点光就被遮挡
第419章 旧事簿·张女士年芳十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