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又是新年。
     张海桐睡不着,总是起很早。年节近了,他去附近的市场买了一些鸡鸭鱼肉、蔬菜和水果。另外还弄了些饺子馅和饺子皮。
     冰箱里还有屯了两袋速冻汤圆。
     家里这些东西,都是他每天出去一点点置办回来的。
     张海楼每天七点准时起床,他桐叔这个时候都从市场回来了。南方冬天没北方那么要命,只是觉得骨头冷的发痒。仿佛禁婆的头发一样,到处都是。穿再厚也觉得哪里凉飕飕的。
     张海楼不怕冷,经常只穿一件衣服在屋里走来走去。坐下不动才穿上外套。
     张海桐提着东西回来的时候,他已经开门营业了。
     “桐叔,你买的什么东西?”张海楼放下手里的书。那是一沓卷子,最近很火。许多学生都买这个,据说很能巩固基础。他走上前接过张海桐手里的东西。
     “包饺子的东西。”张海桐松了手,指尖被塑料袋勒的发白。袋子脱手,便渐渐回满血色。“过年了,咱们家的规矩。过年吃饺子和汤圆。”
     南方和北方过年吃的主食不一样。
     这两年倒是没分的那么清。从前在档案馆的时候,收回来的孩子基本都是南方人。只有张海桐和张海琪从北方来。
     两人琢磨了一下,还是决定迁就地域差异。饺子和汤圆都弄点。
     那几年光景不好,孩子们也懂事。都是精粉细面磨出来的食物,他们吃的格外珍惜。宁愿撑着,也不能浪费了。
     第二天虽然还能吃剩的,但剩的哪有现煮的好。
     每次吃过头,小孩都得捂着肚子叫唤。出门溜达也不顶用。疼过着走过半小时,他俩就让肚子疼的小孩排队。然后挨个给他们按穴位。
     有些大点的孩子,便互相估摸着地方按。这些孩子学了不少本事,对人体有数。
     这种时候,张海琪和张海桐也会教东西。尤其是穴位,死穴在哪,生穴又在何处。点哪里缓解什么症状,又如何致人死地。
     教杀人,也教救人。
     记得多少,是小孩的造化。若是学艺不精出门栽了跟头,也只能自己受着。
     总之,档案馆过年节吃的很杂。没有特别严格的南北之分。
     张海楼不挑食,张海桐挑。虽然爱吃甜的,但他不喜欢汤圆,所以只买了两袋意思意思。倒是饺子皮饺子馅买了不少,明显是要多包一些冻着。以后也方便拿用。
     张海桐会做饭。
     从前在档案馆,张海琪来不及弄,就是张海桐顶班。张海琪做饭手艺粗犷,不大精细。不过味道不差,算得上美味。
     张海桐做饭就两极分化。累的时候直接乱炖,油盐酱醋有什么倒什么。精力足够的话,做饭就很耐心。
     往常包饺子剁馅儿都是他剁。
     张海琪说:“咱们这群人里,他最会用刀了。你们桐叔剁出来的馅儿,直接下水一煮就能化掉。”
     说这话的时候,是他们到南洋档案馆头一年。
     那时候的张海桐哪里正经剁过饺子馅,手里的刀最多剁过人头。他头一次弄这玩意儿那可是使了十成十的力气,档案馆的菜墩子都让他砍的像被凌迟过。
     不过结果是喜人的。剁出来的肉馅确实细软绵密,再拌上白菜、葱姜等调料一混,确实喷香。
     那之后只要张海桐在档案馆,都是他剁馅儿。
     现在时代好了,不用自己剁了。
     张海桐也没那个心气站在厨房那

第441章 间奏·饺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