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顺接过一小板凳,又往锅里添了不少水把煤炉盖子紧到最小。反正现在也不急于一时,听八卦要紧。
赵芳看着自己男人、及弟弟,她想不到两个正科级大老爷们喜欢听这些。
“我真拿你俩没办法”。
赵芳摇了摇头继续说道:“王春花男人一直在农村务农,王春花早些年见儿子转业回来,就跑到城里不回去了,一直住在这里”。
“要说这王春花,她非但不蠢而且还很聪明,而且很难缠,被她缠上你不损失一点东西她不会走。另外她知道谁能惹谁不能惹,很会看眼色,就像刚才我关门了,她也不会继续敲,自己走了。但你一但放她进来,不给点好处她不会走”。
“一开始王春花刚来时,天气好她便在家属院门口晒太阳,只要谁家买了东西,她看上了,她就会立马上去唠嗑,一直跟着去人家家里唠。”
“姐、喝杯水润润嗓子”,见赵芳停顿了一下,李友顺非常有眼力劲的递上一杯水。
赵芳接过水喝了一口又继续说道:“王春花脸皮厚,反正只要到你家就东拉西扯,说个没完没了,别人暗示她根本不管,都一个院住的,家里老爷们都是同事,又不好翻脸,只能送点东西把人打发走”。
“长此以往,大家也认清她的为人,只要见到她来了,立马关门”。
“后来王春花见占不到便宜,只要一到饭点就去别人家敲门,我们楼房还好一点,平房的可惨了,你不开门她就使劲敲,而且还大声嚷嚷找你借根针,借根线”。
“等到孙子孙女大了,一到饭点就叫孙子孙女去别人家玩。一开始大家看着孩子小,也给点吃的,可不到几分钟,王春花就借口找孙子来了,屁股一坐下不吃饭不给点东西就不会走”。
“秋秋妈妈去世时秋秋九岁了,懂事了不肯配合王春花,经常被打骂,其实秋秋十三岁了”。
我草,这王春花牛逼,李友顺挠了挠头道:“姐、这都不管管”。
赵芳摇了摇头道:“管不了,这个王春花聪明的很,我不是说过吗?惹不起的她不惹,就像刚才那样。
“另外这王春花她不耍泼,她就是赖,你骂她,她也不还囗,骂急了就哭,哭她这一辈子苦,你能拿她怎样,县里也找过她儿子,顶多管两天,又是老样子”。
李友顺简直无语了,人不要脸天下无敌,王春花把这招用到了极致,她去你家串门,又不是主动要东西,主打一个赖,你看不惯送东西,她也不嫌弃多少,只要有就行。
同时他也摇摇头,心道这也是在城里,她儿子也在县委上班,大家彼此还顾虑着面子,如果在农村早被七大姑八大姨收拾了,她这招在农村没用。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李友顺现在也见怪不怪了,后世比现在还要炸烈,占小便宜的多了去了。
“吃饺子,还真饿了”。
说完、李友顺转过身,把煤炉盖打开,站起身准备调一点辣椒,光沾醋他不行。
“姐,要不要给干妈送点过去,现在单位天天吃忆苦思甜饭,我就是为了躲忆苦思甜饭才跑过来的”。
“哎呦、姐别敲头,我那惹你不高兴了,我改。姐
第221章 各自安好、互不打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