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44章 出兵金国(一)[1/2页]

潘金莲的逆袭人生 遗忘无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两派大臣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朝堂之上的争论愈发激烈。
     在这之前,秦桧被梁国所收买,通过与梁国的勾结,他从中获得了大量的利益。不仅如此,他还与金国也有过合作,对梁国和金国的实力都有一定的了解。经过这些合作经历,秦桧深知梁国的实力不容小觑,因此他并不希望与梁国发生冲突。毕竟,如果一旦战败,他自己的地位肯定会受到严重影响。
     与此同时,黄潜善最近与金国的关系愈发密切。他竟然私下将许多大宋不允许出售的资源,偷偷地卖给了金国,这种行为无疑是叛国之举。而且,这次金国的使者抵达之后,第一时间就找到了黄潜善,并给予了他相当丰厚的金钱,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支持。
     得到这笔钱后,黄潜善立刻开始四处活动,积极劝说那些有分量的大臣们支持他的观点。他利用自己的口才和人脉,试图拉拢更多的人站在自己这一边。
     而此时的宋徽宗,看着下方争吵不休、乱作一团的众人,心中不禁感到犹豫不决。他不知道该如何抉择,一方面是秦桧的建议,另一方面是黄潜善的主张,这让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就在此时,一位历经泽宗时期的老臣赵鼎挺身而出,高声说道:“陛下,梁国近年来崛起之势如燎原之火,其势头之迅猛,令人咋舌。倘若任由梁国灭掉金国,那么日后我大宋恐怕难以独善其身啊!依微臣之见,倒不如暂且与金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梁国。待他们两败俱伤之际,我们便可坐收渔翁之利。”
     然而,皇帝却面露忧虑之色,担忧地问道:“可是,若金国背信弃义,事成之后拒不将河东路交予我们,那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赵鼎见状,连忙拱手施礼,继续说道:“启禀陛下,据微臣所知,金国近年来虽然学习我大宋与辽国的文化,但学得却是不伦不类,国内治理更是乌烟瘴气,一片混乱。其国内各族之间矛盾重重,难以调和,实则已经呈现出颓败之势。
     微臣相信,用不了多久,金国国内必定会爆发内乱,自顾不暇。如此一来,他们自然就无法对我们构成太大的威胁了。反倒是梁国,近年来一直默默发展,实力日益强大,对我大宋的威胁才是最大的。”
     皇帝听后,眉头微皱,疑惑地问道:“为何说梁国对我们的威胁最大呢?毕竟他这些年来并未与我大宋发生过冲突啊!”
     赵鼎紧接着说道:“梁国国内可谓是人才辈出!而且其商业十分繁荣昌盛,经过这么多年的苦心经营,他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可以说是国富民强啊!如果我们现在不采取措施加以遏制的话,恐怕日后梁国对我们的威胁将会比金国还要大上许多!所以依我之见,最好趁他们还没有真正发展壮大起来的时候,就将他们扼杀在摇篮之中,永绝后患啊!”
     宋徽宗听了赵鼎的这

第444章 出兵金国(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