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六十章 爱心送社区[1/2页]

一生走到老 邢成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晚上九点半的素味轩,最后一桌客人刚推门离开,风铃还在叮当地晃。王东东把账本合上,指节在柜台上敲了敲——这是他要说话的信号。正在擦桌子的陈露直起身,邢成义刚把最后一口高汤倒进保温桶,也回过头来。
     “跟你们说个事儿。”王东东把围裙解下来,往椅背上一搭,“社区下周有个邻里晚会,让咱们出个节目,唱《感恩的心》。刚跟社区主任敲定,咱们出六个人,明天把名单报给我,后天开始排练。”
     擦杯子的徐涛“呀”了一声,泡沫沾在鼻尖:“唱歌呀?我五音不全怎么办?”
     “怕啥,”王东东笑了,“又不是选秀,主要是凑个热闹,跟街坊邻居混个脸熟。邢成义、李峰、张杰,你们仨男生上——后厨就数你们仨年轻,嗓门亮。”他又看向前厅,“陈露、徐涛、王子文,你们仨女生也来,陈露节奏感好,徐涛声音甜,子文记歌词快,正好搭。”
     被点到名的六个年轻人都愣住了。张杰手里的拖把还在滴水,李峰刚摘了厨师帽,头发有点乱,王子文抱着菜单的手紧了紧——他们都是十七八岁的年纪,平时在后厨颠勺、前厅跑堂挺利索,站到台上唱歌还是头一遭。
     “明天开始,每天收工后练一小时。”王东东看了看表,“今天先到这儿,回去都想想,不会的先在手机上听听原曲。”
     第二天收工后,六个人挤在餐厅靠窗的位置,桌上摆着王东东打印的歌词。陈露把手机架在醋瓶上,点开《感恩的心》——前奏刚响起,李峰就往后缩了缩:“这调儿有点高啊。”
     “先跟着唱一遍试试。”陈露清了清嗓子,手指在歌词纸上点着节奏,“‘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起!”
     邢成义的声音最亮,却有点跑调;张杰唱到“感恩的心”时卡了壳;李峰总把“伴我一生”唱成“陪我一生”;陈露努力想带节奏,却被男生们带偏了;徐涛声音小,藏在后面跟着哼;王子文记歌词快,却总抢拍。
     第一遍唱完,谁都没说话。还是徐涛先笑了:“跟菜市场砍价似的,各唱各的。”
     “主要是没配合过。”陈露把歌词纸折了折,“咱们分分工吧——男生唱低音,女生唱高音,副歌部分一起合。邢成义你声音稳,领第一句;徐涛别躲,你声音好听,唱‘感恩的心,感谢有你那几句;子文记歌词,到时候提醒大家;李峰和张杰负责拍手打节奏,你们俩手劲大,拍起来有劲儿。”
     邢成义挠了挠头,指尖还沾着点面粉:“我领唱?我昨天在家练,我妈说像在喊号子。”
     “那才好呢,”陈露把手机音量调大,“咱们又不是唱美声,接地气才好。再来一遍,这次慢点儿。”
     第二遍开始,前奏刚起,李峰就悄悄用脚打拍子,鞋跟磕在地板上,笃笃地响。邢成义深吸一口气,开口时特意放轻了声音:“我来自偶然——”这次没跑调,陈露赶紧接上去:“像一颗尘土——”徐涛的声音慢慢大起来,像颗糖在舌尖化开。到副歌时,王子文忽然举起手,跟着节奏晃,张杰被她带动,也跟着拍手,掌心拍得通红。
     唱到最后一句,六个人的声音终于合到了一起。虽然有点抖,却比第一遍顺多了。王东东端着水杯从后厨出来,刚好听见,吹了声口哨:“不错啊!比我预想的强。”
     接下来的几天,素味轩收工后总飘着歌声。邢成义在后厨切菜时,会不自觉地哼“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切香菇的节奏都跟着调子走;陈露擦桌子时,会用抹布敲着桌面打拍子,连收碗都踩着节奏;徐涛把歌词抄在便签上,贴在点单机上,客人点单的间隙就瞟两眼。
     第四天排练时,王东东搬了把椅子坐在旁边听。男生们还是有点放不开,李峰唱到“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时,脸憋得通红;女生里,王子文总抢拍,陈露得用眼神提醒她。
     “停。”王东东把水杯放下,“你们别当是完成任务。想想咱们为啥唱这歌?社区的街坊常来吃饭,张阿姨总给咱们带自己腌的萝卜,李大爷帮咱们修过空调——这就是‘感恩啊。唱的时候想想这些事儿,声音自然就软了。”
     邢成义忽然说:“要不咱们加点动作?光站着唱有点僵。”他抬起手,学着电视里的样子比了个“心”,手指有点弯,像只没舒展开的小鸽子。
     徐涛“噗嗤”笑了:“这个好!我昨天刷视频,看见有人用手语配合,咱们也学几个简单的。”她拿起手机搜教学视频,“你看这个——‘感恩就是双手合十,‘有你就是指向对方,简单吧?”
     六个人凑在手机前,手指跟着屏幕动。陈露学得最快,指尖在胸前划过时又轻又稳;邢成义总把“感谢”的手势做成“拜托”,被张杰笑“像在求客人给好评”;李峰的手指有点僵,练了十遍才记住“珍惜”的手势——双手拇指碰在一起,慢慢往上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排练到第七天,已经能顺顺当当唱完一整首了。男生们不再扯着嗓子喊,邢成义的领唱带着点后厨特有的烟火气,李峰和张杰的和声虽然偶尔跑偏,却透着股认真;女生们的声音像刚泡好的菊花茶,清清爽爽,陈露的节奏稳,徐涛的声音甜,王子文再没抢过拍。手语也练得熟了,唱到“感恩的心”时,六只手一起在胸前比出“心”,虽然高度不太齐,却看得人心里暖。
     演出前一天晚上,王东东让他们穿统一的白色T恤——是餐厅定做的工服,胸前印着小小的“素味轩”logo。陈露把歌词最后检查了一遍,叠成小方块塞进裤兜;邢成义对着镜子练了遍手语,怕明天紧张忘动作;徐涛在手机里存了伴奏,设成单曲循环。
     “别紧张,”王东东拍了拍每个人的肩膀,“就当是在店里给客人唱的。你们平时在后厨做菜、前厅服务,不就是在用另一种方式说‘感谢?明天站在台上,跟平时一样自然就行。”
     夜里十点多,六个人锁好店门往外走。路灯把影子拉得老长,不知是谁先起的头,哼起了《感恩的心》。一开始是小声哼,后来越唱越大声,邢成义的声音混着陈露的,张杰的拍子合着徐涛的,连平时最害羞的李峰都张开了嘴。
     路过社区小广场时,他们看见舞台已经搭好了,红色的幕布在风里轻轻飘。陈露忽然停下来,对着舞台的方向比了个“心”:“明天肯定没问题。”
     邢成义踢了踢脚边的石子,石子滚到舞台下停住:“等演出完,我请大家吃我做的素包子,加双份香菇馅。”
     “那我要喝徐涛泡的菊花茶,多加冰糖!”李峰接话。
     “都有都有,”王东东从后面跟上来,手里提着刚买的矿泉水,“明天唱完,咱们在社区门口的长椅上歇会儿,好好听听街坊们的掌声。”
     夜风里带着刚蒸好的馒头香——是隔壁馒头店收摊前的味道。六个人的歌声还没停,混着远处的蝉鸣,像串刚穿好的珠子,亮亮的,带着股年轻的劲儿。他们都知道,明天的演出不一定完美,可能会有人忘词,可能会有人手势做错,但只要站在台上,想着那些常来吃饭的街坊,想着一起在后厨前厅忙碌的日子,这歌声就一定能唱到人心坎里去。
     毕竟对他们来说,“感恩”从来不是句歌词。是邢成义为熟客留的热包子,是陈露给老人端的温水,是徐涛记住的客人忌口,是这些藏在日常里的心意,让这首歌有了真正的重量。
     演出前一天的排练结束时,已经快夜里十一点了。陈露把叠好的六件白T恤塞进帆布包,领口的“素味轩”logo在路灯下泛着淡蓝的光——那是她下午特意用彩笔补的色,怕明天在舞台上看不清。
     “明天早点来店里化妆?”她转头问徐涛,指尖捏着包角的抽绳,“我带了支浅粉色的口红,给你和子文试试,提气色。”
     徐涛正踮脚够墙上的灭灯开关,闻言差点踩空:“别了吧,我涂口红像偷用我妈的化妆品。”她手忙脚乱地关掉灯,餐厅里

第一百六十章 爱心送社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