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邓镇吩咐了下人去置办酒席和给宋国公府、颍国公发请帖,
     来到正厅对着朱樉说道:“二哥还要稍等一会儿人到齐才能开宴,
     沐哥的长子沐春、还有耿家两兄弟、唐家两兄弟、周家周骥、顾家长子、华家华中、郭家郭镇、张家张麟、吴家吴高、陈家陈德、陆家陆贤、恩国公之子张荣、胡家胡斌……”
     “他们听到消息都吵着要赶来赴宴。”
     听着邓镇如数家珍,朱樉眼睛都瞪圆了,好家伙淮西二十四将的后人成年的,除了太子朱标的发小花炜以外,其他一个都不落。
     朱樉面色一黑说道:“这是想推举本王做李善长第二吗?”
     听到朱樉语气不善,邓镇变得惴惴不安,邓愈是第一个离世的开国六公爵。
     导致邓家在军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再加上他的夫人是李善长外孙女。
     招致朱元璋不满,他服丧期过了两年都还没有袭爵。
     现在的卫国公府在朝堂上处于边缘人物。
     邓镇也是有野心的人,想趁这一次李景隆和徐辉祖、徐增寿在外练兵之际。
     彻底坐实勋贵后人里的第一人,没想到弄巧成拙。
     朱樉见他手不知道放哪,一副无所适从的模样,语气放缓道:“唐胜宗、陆仲亨、费聚这三人是胡惟庸案的关键人物,周骥这人胆大包天、时常沾花惹草将来必惹大祸。”
     “除了汤鼎、冯诚和傅忠、沐春这四人,其他人全部一口回绝了。”
     朱樉又不是傻子,当然知道这帮人的来意,无非是从他这儿试探朱元璋的口风。
     毕竟胡惟庸等主犯被明正典刑不过是个开头,对于真正掀起滔天巨浪的胡党之狱才刚刚开始。
     邓镇有些惶恐不安道:“这么多人都是沾亲带故的,二哥要是拒绝的话,算是将这帮淮西老将,彻底给得罪死了。”
     朱樉很清楚邓镇心里的小九九,他开口解释道:“这帮人先投靠李善长、胡惟庸,后面抱太子大腿未果。父皇即将秋后算账,又想推出本王当出头鸟简直是痴心妄想。”
     “这帮淮西勋贵首鼠两端,反复无常终将难成气候。”
     淮西勋贵这帮人绝大多数是跟朱元璋起家的泥腿子,别看这帮人墨水不多,可一个个深谙乱世生存之道。
     淮西勋贵们在政治上几头下注,到处经营小团体。朱雄英死后,大哥朱标将朱允炆扶正,成了嫡长子。
     朱允炆的外公可是做过礼部尚书的吕本,天然与文官集团亲近。
     让这帮淮西老将找不到了投靠的理由。转而开始把目光放在了最近炙手可热的朱樉身上。
     邓镇一脸愁容劝慰道:“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二哥庇护他们,有朝一日这帮老将必定投桃报李。”
     朱樉很清楚邓镇的小算盘,耐心说道:“我知道你牵线搭桥的目的,是为了卖他们人情。可我一旦将他们全部收拢在旗下,你让父皇怎么看我?”
     “没有自立之心,却有自立之实,这不是取死之道吗?”
     邓镇恍然大悟,可他想当军中二代领头羊的梦想岂能轻易放手。
     邓镇思考半天后,建议道:“不如二哥让我单独设宴,探探

第172章 卫国公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