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场的文臣之中,大多数都与东宫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碍于洪武皇帝的淫威,许多人都不敢大声叫好。
     只能在心底,默默为詹徽加油。
     “彩。”
     叫好声从台上传来,詹徽抬起头,发现喝彩的人,居然是秦王。
     朱樉击节赞赏道:“如果当年有詹御史这样的忠贞之人,胡惟庸这样的奸险小人自然无所遁形。”
     詹徽被这番言论弄懵了,讷讷道:“微臣可是弹劾的,殿下您呐。”
     朱樉毫不在意道:“你说的没错,既然朝廷有章程,本王自然应该遵守。”
     说着拄着拐,在众人的目光下。
     朱樉慢吞吞地走下了御阶,走到詹徽身边时。
     停下了脚步,朱樉伸出手从腰间犀带上,取下一枚玉带钩。
     递给詹徽说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你能当面直谏孤的过失,这枚玉钩就赏赐与你。”
     詹徽看到这枚蓝田玉带钩,上面雕刻着螭纹龙首,还有一个篆书的‘秦字。
     詹徽连连推辞道:“殿下的好意,下官心领了。”
     “这玉带钩太贵重了,是代表您身份的象征。”
     “秦王赏赐你的,詹爱卿就收下吧。”
     朱元璋一发话就是圣旨,詹徽只能将那枚玉带钩,小心的放进了怀中。
     太监抬上来椅子,朱樉径直坐下。
     朝臣人堆里,开始小声议论。
     “这秦王真有待人有雅量。”
     “秦王今日带着伤病,都坚持上朝。”
     “圣上因为秦王进谏,才赦免了刘伯温的凌迟之罪。”
     “古之贤王,莫过如此。”
     人群中有一人,黑了脸色。
     那就是太常寺卿吕本,吕本冷哼一声。
     刚想出言反驳,传来奸细的声音。
     “肃静。”
     黄狗儿挥动拂尘,殿外的大汉将军鸣鞭作响三声,示意大臣们安静。
     大殿内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黄狗儿说道:“陛下,有旨意宣读。”
     自从有了大学士,诵读圣旨的工作又变成了文臣。
     领头的华盖殿大学士邵质,拿着明黄卷轴从左边御阶走上金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六年前,贼人猖獗勾结倭寇,欲加害于朕躬。
     朕身处险境,命悬一线。唯秦王樉英勇无畏,挺身而出,以一人之力血战数百倭寇。
     其临危不惧、力挽狂澜之举,令朕深感敬佩。
     朕之得以安然无恙,实赖秦王樉之功。”
     “昨日,朕困于火海之中,险些丧命。
     幸赖宗庙神灵之庇佑,秦王樉奋不顾身营救。
     得以脱离险境,保全龙体。
     秦王樉屡次救朕于危难之际,上安宗庙,下保社稷。”
     “特封秦王樉为天蓬上将军,位列诸王、三公之上,执掌上亲军十二卫。
     许其在西安开府,自置官属。钦此。”
     朱元璋这人,办事一点都不讲究。
     他不仅偷偷改了诏书,甚至连一个天策上将都舍不得给。
     当见到朱樉巍然不动时,朱元璋有些不耐烦地说道:“秦王还不快领旨谢恩?”
     朱樉觉得这名号实在太难听了,流传后世不得笑掉别人大牙。
    &

第271章 上将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