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员取证结束后,小心翼翼地将那块带着“513”字迹的窗玻璃,包裹在专用袋中。他的动作轻柔而谨慎,仿佛手中捧着的是解开谜题的关键钥匙。封口时,程望静静地站在旁边,眼神紧紧盯着那块玻璃,一动不动,仿佛要把它看穿。
技术员察觉到程望那专注的目光,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惑。他忍不住问道:“程队,您怎么对这块玻璃这么关注啊?”
程望微微皱眉,目光仍未从玻璃上移开,低声说道:“注意这块玻璃的热应力边缘。”他顿了顿,像是在给技术员思考的时间,又接着说道,“上角有条细裂缝,是写字前就存在的。”
技术员愣了一下,他着实没想到程望能注意到如此细微的地方。心中不禁对程望的敏锐观察力感到钦佩,同时也有些懊恼自己的疏忽。他赶忙重新俯下身,再次仔细检查起来。
他从工具包里拿出专业的放大镜,眯着眼睛,顺着玻璃边缘一寸一寸地查看。放大镜下,玻璃的纹理和每一处细微的痕迹都清晰可见。他紧张地咽了咽口水,额头也微微沁出了汗珠。
过了一会儿,技术员直起身来,语气中带着一丝肯定,“……确实。是温差爆裂造成的,不是书写动作留下的。”
“那说明字是写在爆裂之后。”程望目光灼灼地看着技术员,像是在梳理着自己的思路,又像是在向众人解释,“也就是说——死者还有短暂意识。”
陆慧听闻,向前靠近了一步,眼神中透露出疑惑与思索,“你是说……她是在即将昏迷前,试图写下‘513?”
“她已经无法完整表达,却拼尽全力留下这三个数字,说明这对她意义重大。”程望微微皱眉,陷入了沉思。
陆慧望着那数字,沉默了两秒,缓缓说道,“而这个意义,不可能是对普通人。”
程望没有回答,转身走到门口,蹲下身子,开始仔细检查门锁结构。门是老式双锁,一把电子锁,一把机械锁。电子锁的电路板已被大火烧毁,焦黑一片,还散发着刺鼻的味道。而机械锁倒是完好无损,内侧插着残余的钥匙头,从现场情况判断,门处于反锁状态。
此时,走廊里隐隐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似乎有什么人正匆忙赶来。
“反锁 + 唯一脚印 + 延时引火。”程望缓缓站起身,声音很低,仿佛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这是故意制造的密室。”
陆慧眉头紧紧皱起,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你怀疑有人事前设计了一套‘无从逃脱的路径。”
“是有人‘安排她死在这间屋里,最好被视作意外,不查得太深。”程望盯着门框,眼神中透露出冷峻,“但他也留了‘痕迹,一个只有我们警校人才能注意到的编号。”
“他在传达信息。”程望转过头来,目光坚定而锐利,“但不是给媒体,是给我们。”
就在这时,副队长余柏出现在门口。他四十出头,因为常年跟案,神色惯常沉稳。可这次,他的脸上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不安。
“望哥,刑技室那边查到点东西。”余柏快步走到程望身边,压低声音说道。
“说。”程望简洁有力地回应道。
“电箱那头的延时装置,是手工拼接的电阻链。”余柏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用酒精和镍丝绕线制造引爆点,串接的是一个简单的蜂鸣器电路。这个装置可不简单,电阻值极其精准。”
“市面买不到?”程望追问道。
“理论上,材料在市面上能买到,可这电阻值的精准度,不是普通人搞得出来的。更像是有人受过
第57章 灰灯巷十三号(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