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天色依旧漆黑如墨,山口村被一片寂静笼罩着,只有远处传来几声犬吠。程望独自一人在田野里来回踱步,每一步都踏得格外沉重,仿佛要将这片土地的秘密踩出来。
山口村外沿村道农用小道上,采集到的两枚42码登山鞋印已被醒目地标注编号。他神情专注,指挥着技术侦查组:“拍图测距要精准,用粉末复印的时候注意细节,准备比对嫌犯可能的鞋底纹路型号。”
“证据连点成线,这就是我们要的方向。”他指着地图上的脚印点和村口两个烟蒂的坐标,对林啸和技术员说道。
林啸眉头紧锁,焦急地说:“但我们没法从这唯一的鞋印判断出鞋款啊,42码的鞋太常见了。”
程望目光沉稳而坚定,思索片刻后说道:“我们可以查周边五十公里内所有正规登山鞋销售记录,尤其是42码的。不仅如此,要仔细询问销售人员,看能不能回忆起购买者的特征。同时筛选出可能买家,再通过支付方式锁定身份。如果是线上支付,就从交易记录入手;要是线下现金交易,就从周边监控找线索。”
技侦员听后,迅速点头,立刻着手组织工作。
早上八点,阳光刚刚洒在大地上,程望带领团队来到王家所在的村道口云南工商所,申请调取监控流量记录。
一路走访下来,发现十公里范围内仅有三名村民安装了私家监控。然而,这些监控大多集中在中午时段,凌晨时分,由于各种原因,绝大多数线路都是断开的。
村口仅一家旅馆有个老式录像头,画面模糊不清,录制频率也很低。程望和队员们盯着那模糊的画面,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经过仔细辨认,终于识别出在凌晨11点的时候,有一辆灰色三厢轿车长时间停留在附近。但可惜的是,车牌被巧妙地打了马赛克,极有可能是嫌疑人踏足此地。
程望当机立断,指示道:“凡是灰色三厢轿车,01 05年注册的,排除家用国民品牌后,把车主名全部调出。我们再进一步排查。”
午后,阳光变得炽热起来。刑侦组带队回到学校,重点调查王一丁的上下学线路。孩子原本就读镇小学,但因为前段时间学校停电,改走了小路,经常由邻家姐姐牵手送学。
程望亲自调取了镇学校端监控,一帧一帧地仔细查看。终于,在3月下旬的监控画面中,发现了一名身影异常的中年男子。他身穿深色外套,背着一个大包,从田间小径经过一年级教室门前时,逗留了整整1分钟后才离开。而且,他反复出现在孩子返校与送学时的监控画面中。
只见那男子,脚步看似随意,却又时不时地往教室里张望,眼神在孩子们身上游移,停留片刻后又迅速移开,似乎在刻意掩饰自己的行为。
“不一定是他,但肯定是踩点。”程望神色凝重地沉声道。
回到指挥部,程望与村委及邻居一起审查笔录。这时,有位村民突然回忆道:“案发前两周的一个傍晚,我看到有人骑摩托绕村多次,还在田埂上停留了好一会儿,一直盯着王家屋看。那人戴着头盔,看不清脸,但身形看着挺壮实的。”
&
第61章 夜行者(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