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那些听到谈话的官员们,心里开始思忖起此事来了。
     不管李二如何定夺此事,他们都是不敢说什么的。
     首先,你想要反对的话,那得有个合理的理由吧?
     虽然说,大家都怀疑蜀王李恪究竟能不能胜任监察院主官一职。
     其次,他们若是反对了,但蜀王李恪却真的坐到那个位置上了,那他们这些人,会不会遭到打击报复?
     别看这些人一天到晚除了勾心斗角,秋叶揽布城,但若是自己被别人斗的话,也会觉得心累的!
     一个大臣不由自主的感慨道:“陛下为何要让蜀王留在长安城啊?”
     房玄龄闻言,赶紧开口提醒道:“陛下做事,自然有陛下的考虑,这些,岂能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可以议论的?一会儿若是说起监察院主官人选的事情,大家若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那也是需要大部分朝臣同意才行,若是大家没有人选,那就不要再议论了。”
     一个大臣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自言自语道:“该推荐谁呢?”
     他的问题,也是众大臣心里正在想的问题,在他们心中,比李恪更加能够胜任这个职位的人选有不少,只是,即便是他们说出来,李二也不一定能够同意。
     这个时候,大殿的大门打开了,郭德公公尖着嗓子大声喊道:“上朝!”
     官员们依次走进大殿,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过了一会儿,李二也走了进来,众大臣给李二行完礼之后,又再次坐下,而李二则是将龙案上的一本奏章递给郭德公公,让他念。
     这一本奏章,是王晨烨写的,就是关于让那些犯官和犯官家属去煤矿或者其他地方做劳役的事情。
     私贩生铁的这些犯官家属,王晨烨建议让他们去煤矿挖十年的煤,然后就可以恢复自己身了,这也彰显了李二的仁慈。
     等奏章念完之后,那些大臣一个个都蒙了,之前他们也没有得到任何的消息,更是没有想到,王晨烨居然会如此向陛下建议。
     李二这个时候开口说道:“诸位,你们听了晨烨的奏章之后,可有意见?朕是觉得,晨烨的建议非常好,只不过,需要大家都讨论一下,另外,大理寺和刑部这边,也该好好考虑一下,是否可行?”
     刑部尚书江夏王站起身来,拱手对李二说道:“陛下,臣也觉得,晨烨的建议非常不错,他在奏章里写的很明白,我大唐现在人口还是太少,若是将那些犯官家属流放岭南的话,
     很可能在路上就都死掉了,这样确实可惜,可若是让他们去服劳役的话,衣食都由朝堂来负责,而他们,只需要做满十年即可,
     十年之后,他们还可以娶妻生子,为大唐增添人丁,如此,甚好!”
     房玄龄也站起身来,拱手说道:“臣附议,不过,臣觉得,晨烨的奏章,写的不够详尽,刑部和大理寺还该仔细考虑一下,具体犯了什么错误,需要服多少年劳役,
 

第694章 两本奏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