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上面的文字你们现在可以翻译吗?”王攀询问那几个灵体研究员。
     “有一些是可以的,但是第一块碑文恐怕全国都没有人可以破解,对于文字我还是有自信的,但是这个我真的没见过。”研究员也是如实说道。
     王攀点了点头道:“需要多久?”
     “至少需要一周。”研究员的回答并没有自信满满的感觉,有些犹豫不决的意思。
     王攀见状也是没有点破,直接给身后的高强说道:“强子,把所有的石碑拍照,发送给施羽。翻译工作让施羽她们负责吧,总局那边先不要传,让施羽在十二小时后再汇报给总局。”
     为什么要十二个小时,这里要说明一下。总局目前还不知道他们已经下去了,之前的计划就是要出其不意。但是所有人嫌疑人都在监视期间,如果对方有问题可以让他们通风报信的直接去抓捕。
     王攀依旧安排动物灵体去清理碎石,三人和一些人类灵体开始研究石碑。文字信息无论是在古墓还是任何地方都是非常重要的,石碑除了记载功勋事迹,也很有可能是重要的历史资料。
     尤其是同时出现了十座石碑,而且还有不同时期的文字,仿佛都在诉说着某一段的历史。但上面的文字的确并不是随便看看就能看懂的。尤其是一些语句,没有专业学过的很难读懂。
     这时众人都发现了这些石碑很有规律,例如第一块不认识的石碑和第二块的外观是一样的。从石碑的大小,材质,都可以看出是一个时期制作的。可是上面的文字却截然不同。
     “有没有可能第一块石碑和第二块石碑都是在商代雕刻的?”王攀询问几个懂一些的研究员。
     “这个不好说,商周时期的石碑几乎都是阴线刻卷云纹,节状纹为主,线条钢劲简洁,充分体现了祭祀与王权的象征。这也是后世为什么说起商周都是以神话为主,因为当时的国情帝王统治是以一种宗教为主。第一块和第二块石碑并没有这些雕刻,而只是普通的原石进行打磨平面,略显得粗糙。但第三块石碑的材质,好像符合了商周时期的特点。”
     王攀看着这个研究员说的第三块石碑,用手感受了所谓的节状纹。第三块石碑上面的文字本来就是商周时期,这么看来的确没有问题。可第四块石碑就出现了问题,因为同样的阴线刻卷云纹以节状纹为主的雕刻又出现了,但是上面的文字信息明确证明了大概是西周后的大篆文字。
     这个石碑的款式和文字有了时间的错差,然后又是第五块,明明是秦国的小篆文字,但是雕刻纹路竟然符合西周时期的风格。
     这里说一下石碑的风格不同,商周的前文已经交代。秦代时期的石碑多为琅琊刻石为主,书写为秦篆,纹饰朴素,但是突出皇权统一的特色。无边框素面碑身也是这一时期出现。
     汉代则是以叙事浮雕或四灵图腾为主。例如碑首为螭龙盘绕,或者就是青龙、白虎

第145章 无字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