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在休养生息之后,决定率领大军挥师南下,渡过长江、经江西、浙江、开山路七百里,进入了附近,于乾符六年(879年)攻占南方重镇广州。(和近代某些战争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同的是,黄巢由于对世家门阀的憎恨。在大军行进的途中,他将唐代“五姓七族”展开了血腥的屠杀。
按照现在的历史文献记载,在黄巢攻占长安后,对拒绝投降的唐朝皇室成员和官员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算。三品以上的官员基本上所剩不多。
五姓七族(五个姓氏七个郡望)他们是当时的几个世家大族,这个五个姓氏通过婚姻、仕宦、文化垄断形成了封闭性特权阶层,主导了当时的华夏政治、经济与文化数百年之久。
这个五个姓氏为当时的代表家族,也是最大的家族,还有其他几十个中小型的家族。陇西李氏、赵君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荣阳郑氏、太原王氏。这是五姓七族,他们都被黄巢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
而其他的世族也都没有经过幸免,基本上都被波及。不过也是有漏网之鱼的,不过由于黄巢这一动作,也不好说他是对是错。以现在的角度回首看,那没毛病,如果不是黄巢的屠杀,按照这个逻辑被控制下去,那此时的华夏很大可能就是和印度一般。
由什么高种姓的人统帅,而低种姓的人则从生下来就低人一头,而且一辈子毫无翻身的可能。所以“罪在当代,功在千秋”这句话也可以形容黄巢。黄巢号称杀了800万世族,所以历史上也把他描述成杀人魔王。
袁梁听着听着,整个人都像是被抽了筋一样。浑身虚脱,要不是扶着桌子早就倒了下去。王攀见状赶忙安慰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你们袁家可能也遭遇了波及,只不过我能记住的也就这些。你们在这里驻扎可能也躲过了一劫,如果你们这一支没有在这里,恐怕早就会亡族灭种了。”
王攀的话说的实在,但是的确也挺扎心的。袁梁苦笑着回答道:“这样还算活着吗?秦使,我们已经不可能离开了,我希望能托你帮我一个忙。”
“好说,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找到这个有可能潜入的倭国小鬼子。”王攀没多想就答应了,反正这些人有要求上面肯定都会满足,而且这些人也都要出去生活,虽然眼睛是不可能再长出来了。
但至少他们的后世可以生存,或许在若干年后,他们的眼睛还可以回来。
没想到袁梁说道:“倭国,弹丸之地,也敢造次。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是怎么了,想我大唐盛世,万夷来朝,怎么还能让个小小倭奴掣肘。”
王攀不知道如何作答,事实的确如此。无论是秦军对于倭国的无视,就连千年后的唐朝倭国也只是不值一提。即使是在明朝末年,倭国还被大明揍的够呛,大明末年可是连年灾荒。
历朝历代的兴亡,无非就是两个原
第179章 五姓七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