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眼间一夜便就过去了。
“大人早啊。”
“恩,昨夜诸位休息的都可还好?”
起床后,张书缘正打算绕着客栈周围跑一圈醒醒脑子时,衙内的一众主事便就来上班了,而张书缘见到他们也没摆架子,反而是半开玩笑的呵护了众人一番。
“卑职多谢大人挂念,昨夜睡的还不错。”
毕际壮与吴应箕等人是微微点头的笑着,就仿佛他们是张书缘家中的后辈子侄一般。
“睡的好就行啊,来来来都坐,本阁跟你们说说今日的安排。”
见人都到的差不多了,张书缘就只好是打消了健身的想法。
“谢大人赐座。”
进入客栈二楼大堂,众人是一一的坐下,而张书缘先是看了看这群人,然后就说起了今天给他们的任务了。
而这任务说来也很简单,那就是要他们拿着收缴来的账本,去核实那各个商贾的产业,一旦发现账实不符就立刻法办!
“既然部堂都这么说了,那我等还有何可顾虑?诸位为了我大明财政,为了我商道有序进取,我郭九鼎愿行那马前卒,但有大事我郭九鼎一力承担!”
任务讲完,在场众人是脸色各异,有想出工不力的,也有那心怀家国的忠勇之辈的。
这不,见众人是这副状态之后,身为商司历经司主事的郭九鼎就站了出来。
“圣襄(郭九鼎的字)大义,不过此事还轮不到你出头,来呀,随本官前去查验!”
听着郭九鼎的言语,毕际壮等人旋即就对他钦佩了起来,站起身来就对他深深拱手鞠了一躬。
也是,直至今日,毕际壮等中高层也弄清楚了朝廷财政枯竭的本质,那便是商道混沌不堪,没有进行严苛管制,以至于让那些个商贾生出了忘本的心思!
“际壮且慢,今日你还有其他的事情。”
见他要动手了,张书缘赶忙拦住他。
“是……”
让毕际壮坐下后,张书缘就站了起来,以极为严肃的神情就看向了众人。
“诸位同僚,此事繁琐,所需的人手庞大,这本阁知道。但此事若一日不做,那我朝便一日不知民间的真实情况,而若是不知,那我等还怎么践行商司之宗旨?”
“这本阁说句关起门来的话,此等之事,乃我朝未来之开端,为陛下所看重,若能行的良好,必将惠及于天下,为我朝缓解财政之弊!而若能功成,那诸位的名讳必将在我朝的实录中占有浓墨重彩的一笔,本阁也会向陛下给诸位请功!”
张书缘瞧见这忠勇的几人,心头就是一暖,但为了让更多的人愿意去出力搞商贾士绅,于是他只得是以高官厚禄来拉拢底下的人了。
这说实在的,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还是受限于眼下的工具以及人心时局。
倘若不做此事的话,一来是无法坐实手中的数据真假,二来也不能因手上的数据,去挟制他们配合自己完成新商税的改革了。
而这再说,在此之前,朝廷可没少经历过抗税事件,而一说起来那是各有各的道理。(万历后期开始就爆发过好多次抗税事件,有兴趣的可以去搜搜看。)
但不管怎么说,在张书缘此时看来,这若是能够平静的施行新政,那是最好不过的事。
毕竟,这真要将这王和志的事跟天津一域的商贾联系上,然后被摆到台面上来说,那这天津一域的商业可就得黄摊子了。
因为,我华夏自古以来,就没有那个王朝能够接受,地方上玩“官商合流”那一套的,当然,这也就是除去元朝玩的包税制说的。
“大人,此话就言重了,我等入仕为官,并不图什么高官厚禄,乃是为家国,为百姓。大人,您就说吧,要怎么查,查到什么程度!”
见张书缘说起了关门话,那下面的普通主事,尽管是对什么名垂青史不感兴趣,但却对高官厚禄有着浓厚的兴致,尤其是在听到他说此事为皇帝所看重时,那神情是恨不得现在就冲出去查案。
“呵呵,这位同僚倒是直言不讳。既然如此,那本阁就不藏着掖着了。”
“郭主事听命,本阁命你带人去查城西至静海一域的账簿。”
“吴郎中你带人去查我城东至武清一域的。”
“至于查到何种程度,那自然是越细越好,但诸位同僚也要切记,我司此行乃是为国劳碌,为百姓谋福。若是有人敢借机牟利,或以此打击商敌,那就是不将百姓和陛下放在眼里,届时休怪本阁不出了为大伙言语!”
看着说话的那名主事,张书缘笑了笑,就玩了一套恩威并施。
“阁部放心,卑职会盯着一切,若有人敢倒行逆施,以此谋私,卑职愿领其责!”、
身为此间除了张书缘与毕际壮最大的官外,郭九鼎与吴应箕是齐齐地应声并立下了军令状。
“好,不愧是我司的主事和郎中。既然如此,那诸位就从速办理吧!”
“是!”
一声令下,吴应箕与郭九鼎就带着人呼呼啦啦的走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际壮,你先去一趟卫所,让周天命配合此次行动。另外别忘了跟杨麒好好聊聊朝廷的决心,让其勿要步入那些贪官污吏的后尘!”
“卑职遵命。”
“恩,带上御剑去吧,记得午时前要回来。”
说句心里话,对于这位从辽东退下来的将领,张书缘还是有种想把他拉回到正道上的冲动。
第一,他杨麒身负军事才能,曾担任过固原兼山海关总兵,第二是朝廷眼下实在是缺少能征善战之辈了。
这若是能让他的那颗私心给潜藏下去,从而回归正道,那对于大明来说无疑是增添了一股力量。
毕际壮看着张书缘递来的天子剑,一时间也没敢拿,但到最后他还是被张书缘将剑给塞到了手中。
别问,问就是他商业司的人无权调阅军旅,唯有尚方宝剑或兵符才可暂调!
毕际壮退下去了,张书缘也没闲着,拿出带来的从一品官服,换好之后,就喊来了司衙的护卫。
“去告诉城中的那些人,让他们于未时到武清分管衙门见我。”
“是,大人。那此事可还要通知孙侍郎他们吗?”
而这位进来的护卫名叫方永,是毕际壮特地跟孙承宗讨来的人,跟在张书缘身边亦有近三个月了,所以他也是知道张书缘大概是个什么脾气的人。
“孙侍郎那边,你不用操心,记住快去快回,今儿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
张书缘是一边整理衣服一边言语。
的确,这除了查账以外,他还要去查王和志的案子。
“是,卑职这就去办,还请部堂在此等我。”
“恩,去吧,本阁清吏司等你。”
让护卫走后,张书缘就去找孙居相了。
……
好在,此地距离天津清吏司衙门并不远,两地间隔也只有三里的距离。
&n
第264章 整顿天津商业(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