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26章 追忆[1/2页]

幸好遇见神 班门弄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萧西风在襄阳帮了老熟人朱修之将军一把后,沿着汉水河道,朝汉中方向继续缓缓前行。
     他这次是由建康到汉口,再由汉口到襄阳,然后由襄阳去南郑(汉中)。
     汉口位于江夏镇,意思是汉水(暨襄河)注入长江的入口。
     江夏镇即后世武汉。
     江夏到襄阳间的汉水河道,称为襄河,大约1300里。
     襄阳以上才叫汉水。
     襄阳到南郑(汉中)的汉水河道,大约也是1300里。
     汉中再往上,直到三处发源地:沮水、漾水、玉带河,河道大约600里。
     也就是说,汉中郡城下游的汉水河道是1300里,上游的汉水河道是600里。
     以汉中为分界点,汉水上下游距离明明相差这么多,那,为什么在南郑设置的郡城称为“汉中郡”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西汉建国不久后发生的武都大地震。
     武都郡就是仇池国的核心区域。
     杨氏家族盘踞武都郡、阴平郡及周边,成立的割据政权“仇池国”,在南北朝几国间首鼠两端。有时几面讨好,有时几面挨打。
     萧西风五人钱塘战阵两次随军西征,就是攻打仇池国。
     公元前186年,武都一带发生强烈地震,引起大面积山体滑坡,在后世的略阳县一带形成超级大堰塞湖。姑且称略阳堰塞湖。
     略阳堰塞湖直接将古汉水上游阻断。
     古汉水上游即从上邽(天水)到略阳这段500里河道,叫做西汉水。
     由前186年起,西汉水不再注入汉水,而是注入略阳堰塞湖,然后漫流往南分散,并于公元前161年形成贯通河流,注入南流的嘉陵江。
     也就是说,武都大地震后,汉水上游短了500里,嘉陵江上游长了500里。
     这件事在历史上叫做“嘉陵夺汉”。
     “嘉陵夺汉”对汉水和嘉陵江的影响,关键不在长度,而是流域面积和水量。
     因为这500里河道位于秦岭和大巴山之间,正是汉水与嘉陵江孕育的源头区域。
     具体来说,汉水失去这500里河道,流域面积和水量都减少了约1/3。
     相对应地,嘉陵江的流域面积和水量增加了约1/4。
     最糟糕的是:汉水减少了水量,大大削弱了自身通航能力。是正向作用减弱。
     而嘉陵江本来就穿行在崇山峻岭间,年年雨季都闹洪灾。水量增加后,河流更加湍急、加剧洪水泛滥,令流域内百姓苦不堪言。是负能量增加。
     可以说,公元前186年的武都大地震造成的西汉水改道,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想当年,汉王刘邦用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所以能成功拿下关中,就是因由汉中经汉水可直达渭河上游的上邽(天水

第426章 追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