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12章 霸主奋起 枭雄蛰伏[1/2页]

幸好遇见神 班门弄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萧西风名册上的人,都已成年,并且被历史洪流裹挟着,随波逐流,已经参与到大变局博弈中。
     尔朱荣之父尔朱新兴刚去世。32岁的尔朱荣,继承了父亲的秀容川第一领民酋长职务。
     这一代尔朱家族在朝廷的后台,就是最大权臣元义。
     尔朱荣得到元义关照,身兼禁卫军两个军职:直寝将军、游击将军。
     直寝将军是虎贲营军官,负责皇帝寝宫安全。游击将军是玄甲营军官,负责机动作战。
     同时拥有这两个职位,说明尔朱荣深得元义信任,可以在皇城、外城自由行动,权力很大。
     在元义被迫辞去领军将军职务前,尔朱荣冷眼看着丞相元雍、太后胡氏、皇帝元诩三人凑到了一块,就预感到大事不妙。
     他决定迅速抽身,离开是非旋涡中心。
     尔朱荣以秀容川出现暴乱为借口,提出从禁卫军辞职,回老家平叛。
     当时元义还大权在握,批准了他的请求。
     尔朱荣回到部落,以契胡骑兵为基础,招募四方豪杰,组织了一支军队。
     开始时,这支军队主要是镇压周边暴动。
     后来,周边暴乱消停了,尔朱荣带着他们四面出击,帮助相邻的州郡。
     这支府兵性质的军队战斗力爆棚,以碾压姿态荡平了忻州、肆州、并州一带的起义军。
     元义倒台后,胡太后、丞相元雍、尚书令郑俨等人,本来对尔朱荣这位元义的小兄弟很不感冒,只是腾不出手来收拾他。
     但尔朱荣自掏腰包平定叛军,朝廷也不能不有所表示。
     于是皇帝下旨,封尔朱荣为冠军将军,晋爵安平县开国侯。
     眼看尔朱荣的人马能征善战、不断做大,朝廷一时收拾不了,那就要争取收服。胡太后便作主,让皇帝元诩娶了尔朱荣女儿尔朱英娥,封为贵嫔。
     此时尔朱荣的周围,聚集了许多未来大佬。
     萧西风名册上的人,有几个就在他身边。如侯景、司马子如、刘贵、李虎等。
     排在萧西风名单第二位的高欢,此时则作为六镇叛军降户,在河北幽州就食。
     排第三的宇文泰也好不到哪去。他的父亲、两个哥哥战死,只剩他和哥哥宇文洛生两人,作为六镇降户,也在幽州上谷郡就食。
     像高欢这些降户异地就食,都是拖家带口的。
     当时被俘军士二十多万人,分流了一部分在当地。
     被迁往河北幽州、瀛洲、冀州就食的降户,俘虏军士加上家属,总人数加起来超过60万。
     朝廷只得扩大就食区域,将他们分派到河北十几个州郡里。
     高欢带着媳妇娄昭君及长子高澄、长女高环儿。
     姐夫尉景、连襟段荣两家人十几口,也都在一起。
     此时的北方军镇都已改镇为州或并入其它州,原来的军户都改籍为平民。
     军户与平民的区别,主要在三点:
     1、军户男丁一出生就登记在册,无故不得离开住所地“党”。
     北魏“三长制”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这所谓的“三长”,是乡村治理最基层小吏。
     “党长”管理125户人家居住的村落。
     军户男丁走个亲戚,都得党长批准,发给路条才行。
     平民则可以自由迁徙。
     2、军户男丁注定是职业军人;
     平民男子只需一生服两次徭役:一次在县或郡城,一年;一次在首都或边疆,也是一年。当然,平民可以自愿申请转为志愿兵,当职业军人。
     3、军镇按人头给军户分配土地,自耕自食,不纳赋税。
     而平民有两种赋税负担:田亩税(土地税)、丁税(人口税)。
     贵族、高官、士子依照法律免除或减少赋税,这是历代王朝法律的共同点。
     这种规定导致一遇灾荒,平民收成抵不了赋税,就会将耕地卖给特权阶级,成为佃户。
     土地逐年兼并、集中,朝廷税源越来越少就是这么来的。。
     柔玄、怀荒、抚冥三镇并入幽州;沃野镇并入夏州;怀朔、武川合并,吸收其它几郡,取名“朔州”。
     原来的军户全部改了籍。
     六镇叛军降户也不再是军户,但与平民也有点区别,还处于受管制状态。
     高欢、尉景、段荣等人作为降户,被安置在幽州上谷郡。这里属于原来柔玄镇地头。
     柔玄镇有个原镇兵头目名叫杜洛周,他也作为叛军俘虏被分在上谷郡。
     *****
     萧西风卸任日游所五组组长,转任日游所副帅后,职责就两项:盯着分神名册上的人,按规定予以保护;有时听听新任组长周宇仝汇报,必要时提供支持。
     萧西风心里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是个人私事,那就是自己的神魂分身萧讷。<

第512章 霸主奋起 枭雄蛰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