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38章 无敌者败于狂妄,无惧者胜在侥幸[1/2页]

幸好遇见神 班门弄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北魏皇帝元子攸也不是鲁莽之辈。
     他遍读史书,苦苦思索,寻求既能诛杀尔朱荣、又可保全自身的路子。
     某次,他和大秘书温子昇一起,再次探讨东汉末年司徒王允诛杀了董卓、却最终失败的原因。
     聊着聊着,有道灵光在元子攸脑海闪过:王允错在株连董卓余党、荼毒其附庸。
     那时,王允诛杀了董卓,朝野上下都松了一口气。
     因为董卓实在太残暴了,压得大家喘不过气来。
     无论王允的盟友还是敌人,大家对他诛杀董卓的行为,都一致表示认可。
     跟着,鉴于董卓入京后对朝廷秩序破坏实在太大,大家都暂时放下成见,拥护王允总揽朝廷事务,以便快些让朝廷正常运转起来。
     这种局面下,各方面都对他给予军事和财政支持。
     董卓的凉州旧部李傕、郭汜,即便手握重兵,面对各方团结局面,也担心得瑟瑟发抖。
     他们送厚礼托关系找到王允,希望朝廷赦免自己等人的罪过。
     应该说,当时政局对王允、对汉室朝廷非常有利。
     可是,一辈子迂腐固执的王允身边,没有识大局的谋士为他作缜密分析、布万全之局。
     同时,因为成功杀死了强大的董卓,他的自信心也膨胀过了头。
     他不但高调拒绝赦免李榷、郭汜等将领求和,还散布消息,说要“尽诛凉州人”。
     而且,他对附从、同情董卓的官宦们,比如蔡邕之流,也绝不姑息。
     蔡邕这位文坛耆老,因为被董卓看重而被王允率先杀头。
     这等于拿着刀子,把恶狗、驯犬一股脑赶进高墙围困的死胡同,准备全部扑杀。
     坐以待毙是个死,狗急跳墙没可能,只有反扑撕咬才有一线生机。
     ——这就是董卓旧部的军人、官僚,以及部分立场摇摆大臣们面临的局面。
     形势逼迫他们豁出老命拼死一搏!
     于是,蹩脚政治家王允,硬生生把一手好牌打到稀烂。
     最后满盘皆输,横尸街头。
     他自己被屠戮、遭灭族倒也罢了,可叹的是汉朝江山从此被他带入无尽战乱岁月。
     ——元子攸总结出:性子执拗做不了合格政治家;对恶敌只诛首凶即可;必须包容中间派人群的摇摆行为。
     元子攸将自己的三条感悟对温子昇作了详细阐述,并嘱咐道:“温爱卿,请你记下朕今日的话,以便将来提醒朕:如果我们能成功诛杀尔朱荣,务必赦免他的党羽;即便他们武力造反,也要与之谈判,尽量满足他们要求。这样才可能延续江山。”
     温子昇对元子攸的观点非常赞同,立即认真记录好。
     ……
     元子攸在皇宫密谋对付尔朱荣,固然会采取最严厉的保密措施。
     可是慢慢地,在洛阳城里,这根本不是什么秘密,反而有点街谈巷议、大伙翘首以盼的趋势。
     尔朱世隆身为尔朱荣堂弟,为人胆大心细,本来是尔朱荣选定的二号人物。
     只因上次,陈庆之攻魏时,他以领军将军身份,率军驻守虎牢关,后来却弃城、弃军逃走。
     这也罢了,他还连累弟弟、尔朱家族军中三号人物尔朱世承被杀。
     并且,他的失利,使尔朱家族失去领军将军这个关键职位。
     尔朱世隆从此在家族中地位直线下降,有几位同辈、晚辈越过了他。
     尔朱世隆现在的职务是侍中、尚书左仆射。
     他收到情报,得知元子攸在宫中训练死士,目的是刺杀尔朱荣。
     于是,他立即书写密信,派亲兵以七百里加急送往晋阳城,将皇城情况报告给老大尔朱荣,信中建议尔朱荣不要来洛阳。
     尔朱荣收信阅读后,却撕碎信件抛在地上,并轻蔑道:“世隆越来越没用了,这种捕风捉影的消息,还煞有介事送回来。他也不想想,这世上,有谁杀得了本王?!还有,这小子代我看守朝廷,一定是失控了,怕我去洛阳发现这点而惩罚他。这样的话,本王更得早些去洛阳了!”
     尔朱荣的正妻、北乡长公主将信件拾起来,拼好后,认真阅读。
     读信后,北乡长公主道:“王爷,叔叔做事一向谨慎。他的提醒,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尔朱荣虽然对妻子很尊重,但对她的提醒,内心却不以为然,只是敷衍答应。
     尔朱荣与身边高参们聚议之后,一致认为:指望元子攸识时务、主动启动禅位程序,没有可能。
     尔朱荣于是作出决定:先去洛阳、挟持皇帝来晋阳,然后图谋大位。
     由于元子攸势力在首都及河南很有根基,尔朱荣行动前,对各州郡作出相应部署:
     上党王元天穆代守大本营并州;
     尔朱世隆姐夫叱列延庆出任都督恒、云、燕、朔四州诸军事,镇守平城;
     铁杆小弟侯渊任平州刺史,镇守范阳(北京);
     高参刘灵助任幽州刺史,镇守燕郡;
     亲信樊子鸪任殷州刺史,镇守广阿(河北东);
     尔朱羽生为肆州刺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高欢为晋州刺史;
     尔朱兆领汾州刺史兼建兴太守。
     南方有一员大将楔嵌在元子攸的势力范围里:尔朱仲远任徐州刺史,镇守彭城。
     西部几乎完全是尔朱家族的天下,那里以尔朱天光为首,有贺拔岳、侯莫陈悦、侯莫陈崇、宇文泰、李虎……等多员猛将,占据着各州刺史位置,镇守一方。
     首都洛阳里,也有尔朱世隆、奚毅两员猛将坐镇,接应行动。
     ……
     只有河北定州刺史高翼不遵号令。
     尔朱荣下令缉拿此人。
     高翼长子高乾曾任侍中,因与元子攸亲近,被元天穆削职回家。高翼让他带着老二、老四以及家人逃往东冀州避祸。
     高翼和三子高敖曹留守抵抗尔朱荣。
     结果,高翼猝死,高敖曹被抓住。
     尔朱荣将高敖曹捆缚着随军行动。
     ……
     部署到位后,530年8月中旬,尔朱荣亲率5000精骑兵,出发去首都。
     双面间谍奚毅随即弄清楚了:天柱大将军这次的首要目的,是挟持皇帝元子攸去晋阳,把皇帝与手下干将隔开。
     他把这个情报当面告知元子攸。
     和平时期,尔朱荣率领军队来首都,在洛阳人看来,这绝不是什么好事。
     河阴惨案过去不到三年,那一幕人间炼狱景象还历历在目。
     尔朱荣正在南来洛阳城途中!——这个消息传开后,洛阳城里的客旅、行商多数撤离,贵族、朝臣、富绅、乃至平民,也有许多人拖家带口暂避他乡。
     9月上旬,尔朱荣抵达洛阳。
     前面说过,尔朱荣出动精骑兵,数量不同,意味也大不相同。
     侯渊平韩楼数万叛军,出动700精骑;
     尔朱天光、贺拔胜、侯莫陈悦平定关中、陇右,生擒万俟丑奴、萧宝夤那次,出动3000契胡精骑;
     尔朱荣杀穿葛荣30万大军,生擒葛荣,击垮叛军、平定河北时,也只带了7000契胡精骑兵。
     现在,和平时期,尔朱荣来洛阳觐见皇帝元子攸,竟然也带着5000契胡精骑。
     这要是搁其他人,早就吓傻了。
    &nb

第538章 无敌者败于狂妄,无惧者胜在侥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