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4章 夺命电话响起的刹那:榆林银湖大厦伏击杀人案(1)[1/2页]

90年代大案系列 幸运小溪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萍萍!你那边怎么了?说话啊!” 1999年11月15日晚上9点40分刚过,陕西榆林市,王某紧握着话筒,心脏狂跳。
     就在几秒钟前,电话那头的朋友文萍声音陡然拔高,化作一声短促凄厉的尖叫,紧接着便是死一般的寂静——忙音。
     仅仅十几分钟前,文萍还在电话里紧张地告诉她:“家里好像有贼,窗帘在动……” 王某强作镇定,让她别挂电话,先去窗户看看。
     谁曾想,这竟是文萍留在这世上的最后声音。
     榆阳公安分局110指挥中心接到王某报警,气氛瞬间凝重。
     文萍的家,位于繁华闹市区的榆阳区新建北路银湖大厦502室,阳台正对着灯火通明的天惠购物商城。
     备勤民警火速抵达,然而银湖大厦铁门紧锁,楼道内伸手不见五指。民警果断翻越大门,屏息摸黑上楼。
     行至四楼楼道转弯处,走在前面的民警脚底一陷,鞋底陷入某种温软的异物。
     手电光柱猛地刺破黑暗——一名女子赫然倒卧在冰冷的水泥地上,身下是黏稠、蔓延开的大片血泊。
     刺鼻的血腥味弥漫在狭窄的空间里。经辨认,这正是刚刚还在通话的房主文萍,年仅30岁的飞龙公司职工。
     现场保护、紧急呼叫救护车、调集警力封锁路口盘查、技术勘查、走访摸排——所有程序在凝重的气氛中高速运转。
     医生赶到,触诊、听诊,无奈摇头:人已死亡,回天乏术。法医尸检揭示出骇人的细节:身高1.72米的文萍,颈部、耳部遭受了三处致命刀伤。
     最凶险的一刀长达9.5厘米,深及气管后壁,创口边缘呈现明显的抵抗痕迹。
     冰冷的结论是:死者系被他人用锐器刺破右颈总动脉、右颈内静脉,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凶手手段凶残,绝非自杀或意外。
     是谁对文萍怀有如此深切的恨意?
     报案人王某回忆,两人当晚9点左右在街上分手,按时间推算,文萍若无耽搁,应刚好在案发前到家。
     极可能是她刚打开家门,就察觉了异常——窗帘在动,随即拨出了那个求救电话。
     现场勘查为“尾随”的可能性蒙上阴影:门窗完好无损,无撬压痕迹;室内陈设整齐,没有翻动迹象
     文萍的一只鞋子脱落在屋内,另一只还穿在脚上。
     警方综合判断:凶手极可能早已潜藏室内,就匿身在文萍电话里提及的“窗帘在动”的那片区域——沙发背后。
     这是一场有预谋的伏击。
     文萍随身携带的几百元现金、金手链、铂金项链、宝石钻戒等贵重物品一样未少,家中也无其他财物丢失。
     谋财害命?可能性骤降。
     深入调查文萍的社会关系,勾勒出一个复杂图景:她身材高挑,容貌姣好,两年前离异,独居,女儿由外婆照料,身边男性交往者众多。
     情杀?仇杀?迷雾重重。
     前夫被查,但案发时有明确不在场证明。
     案发当日,502室和楼下402室都有工人在铺地砖、搞装修,经细致排查,这些工人的嫌疑也被排除。
     电话迷踪与关键人物浮现
     调查陷入僵局,警方将突破

第244章 夺命电话响起的刹那:榆林银湖大厦伏击杀人案(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