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26章 国际技术封锁[1/2页]

译电者 青灯轻剑斩黄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卷首语
     【画面:1961 年 11 月的北京邮电部材料仓库,生锈的铁门打开时扬起细尘,老赵的手电筒光束扫过货架上的 34;尼特34; 牌绝缘漆空罐、标注 34;苏联停止供货34; 的电子管包装箱。镜头定格在墙角的玻璃罐,里面装着从茶岭矿收集的蜂蜡块与自行车辐条,旁边是小王手绘的《国产替代材料图谱》,铅笔线条在 34;桦木齿轮竹炭电阻 34;等条目上反复加粗。字幕浮现:当苏联专家的撤离脚步声回响在走廊,当海关清单上的34; 密码机零件 34;被逐个划去,中国密码人在锈迹斑斑的货架前停下脚步。他们从自行车厂的废料堆里寻找合金钢替代品,在故宫修缮厂的阴干房里研究木材改性,于算盘珠子的跳动中重构加密算法 —— 那些被红笔圈注的34; 禁运物资 34;清单、在笔记本上画满叉号的进口零件图、深夜实验室里用煤油灯烤制的蜂蜡绝缘层,终将在历史的技术突围史上,成为中国从34; 外部依赖 34;迈向34; 自主更生 34; 的第一组抗争坐标。】
     1961 年 11 月 15 日,北京的寒风灌进邮电部地下室,老赵盯着货架上最后两盒苏联电子管,玻璃管上的 34;CCCP34; 标志在灯光下泛着冷光。24 岁的小王抱着从自行车厂淘来的辐条,金属碰撞声打破沉默:34;师傅,这些辐条的碳含量和 M209 齿轮接近,34; 他指着辐条上的电镀层,34;磨掉铬层就能加工微型齿轮。34; 老赵没有回应,手中的锉刀重重划过报废的 34;60 型34; 密码机外壳 —— 三天前,苏联突然终止了所有密码设备部件供应。
     一、货架上的技术寒冬
     材料组的《禁运物资清单》像道冰冷的铁闸:电子管、精密轴承、特种绝缘漆等 37 种材料被列入 34;对华禁运品34;,其中 19 种是密码机核心部件。李工的算盘在《成本核算表》上敲出沉重的节奏:34;进口轴承价格涨到原来的五倍,34; 他指着报表上的天价,34;而且有钱也买不到。34; 小陈翻看着新到的《国外密码技术动态》,发现关键技术章节都被盖上 34;涉密禁阅34; 的红章。
     最致命的打击是 34;尼特34; 牌绝缘漆断供,这种苏联产涂料是电子管电路的核心防护材料。老赵带着小王打开茶岭矿带回的蜂蜡密封罐,蜡块表面还留着 1958 年矿工老吴的指纹:34;当年在矿洞,没有进口漆就用蜂蜡,34; 他用火柴点燃蜡块,青烟在地下室弥漫,34;现在不过是把五年前的土办法再精进些。34;
     二、废料堆里的材料革命
     自行车厂的废辐条成了抢手货,小王带着磁铁在废料堆里筛选高碳钢材质:34;辐条的抗弯强度比预期高 15%,34; 他在《国产材料力学性能表》上记录,34;就是直径细了 0.3 毫米。34; 老赵教他在辐条表面刻上螺旋散热纹:34;就像给齿轮穿件散热马甲,34; 这招来自 1953 年朝鲜战场改装美军电台的经验,34;当年用刺刀刻散热纹,现在用铣床,道理是一样的。34;
     理论组的突破来自故宫修缮厂。小陈发现,工匠们处理古家具的生漆工艺,其漆膜的介电常数与 34;尼特34; 漆接近:34;生漆的苯二酚含量,34; 他举着从故宫借来的光谱分析报告,34;能在高频环境下保持绝缘稳定性,比苏联漆多抗 10% 的电磁干扰。34; 这个发现让材料组振奋,立即在实验室搭建起传统漆艺的改良生产线。
     三、算盘上的算法重构
     国际禁运让依赖进口芯片的加密算法陷入瘫痪,李工带着理论组在算盘上重新推演:34;既然拿不到二进制计数器,34; 他在黑板上画出机械齿轮组与算法的对应关系,34;就用 1957 年反特的质数齿轮组实现逻辑运算。34; 小陈提出 34;齿轮组逻辑门34; 概念,将 17 齿、19 齿、23 齿的齿轮组合,通过不同咬合方式实现与、或、非运算 —— 这套完全依赖机械结构的算法,让密码机在没有电子元件的情况下仍能完成加密。
     最巧妙的设计是 34;蜂蜡密钥盘34;。小王将生漆与蜂蜡混合,制成可雕刻的固态密钥载体,每个齿纹深度对应不同的加密档位:34;就像把老赵师傅的盲操作凸点,34; 他展示着表面凹凸的蜡盘,34;变成能被机械臂识别的物理密钥。34; 这种完全本土化的密钥

第326章 国际技术封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