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纪委信访举报中心那间永远弥漫着纸张和消毒水混合气味的办公室里,值班员小张揉了揉因长时间盯着屏幕而发酸的眼睛,正准备起身倒杯水。就在这时,内网举报系统后台突然连续弹出了三条新信息提示音,来源均标注为“匿名”。
小张皱了皱眉,点开第一条。
标题触目惊心:《实名举报云峡区委书记秦风大搞“政绩工程”,罔顾民生,疯狂举债!》
内容洋洋洒洒数千字,条理清晰得近乎专业:
指控一:长河智慧农业项目二期巨额亏损! 列举所谓“内部数据”,称该项目实际运营成本远超预算,政府补贴已成无底洞,所谓“高科技”实为面子工程,根本无力带动农民增收(附模糊的疑似财务报表截图)。
指控二:云栖谷文旅项目涉嫌违规征地、强拆逼迁! 称山海文旅集团勾结区政府,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强征村民林地,对“钉子户”断水断电,甚至雇佣社会人员恐吓(附几张光线昏暗、人物模糊的所谓“强拆现场”照片)。
指控三:“阳光监督”平台实为操控舆论工具! 称平台数据可后台篡改,所谓“民意”实为官方筛选,对真正反映问题的留言进行删帖、屏蔽,制造虚假繁荣景象(附几张被标注“已删除”的留言截图)。
核心结论: 秦风为个人仕途,不惜透支云峡未来财政,大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用“阳光监督”粉饰太平,实为“新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典型!
小张倒吸一口凉气!这举报信逻辑严密,看似“证据”详实,直指秦风施政核心!他立刻点开第二条匿名举报,内容大同小异,但侧重点在质疑“河湾农光互补项目”骗取国家补贴,技术路线造假。第三条则聚焦“智慧物流园土地调规”,指控秦风与“云链科技”存在利益输送,牺牲省属国企利益为私人企业牟利。
三条举报,如同三支涂满剧毒的冷箭,从不同角度,精准射向云峡区当前最核心、最亮眼的几大项目!目标明确——摧毁秦风“破网清源”后重建的政绩根基!
几乎在省纪委收到举报的同时。
一个名为“北江民声观察”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题为《云峡狂飙:是发展奇迹还是债务陷阱?》的深度“调查”文章。
文章文风老辣,极具迷惑性:
开篇以“忧国忧民”的口吻,赞叹云峡表面变化,随即笔锋一转,抛出核心质疑——“如此大规模、高强度的建设,钱从哪来?”
文章巧妙引用“不愿透露姓名的财政专家”观点,暗示云峡区隐性债务风险极高,可能远超警戒线。
重点渲染“长河二期运营困境”和“云栖谷征地纠纷”,将举报信中的模糊“证据”进行“深度解读”和“合理推测”,配上极具冲击力的标题党图片(如堆积如山的建筑垃圾旁哭泣的老人)。
文章最后,将矛头直指秦风个人:“一位深谙‘形象工程之道的年轻书记,正用云峡的未来为自己的仕途铺路。‘阳光监督的光环下,是巨额债务的阴影和失地农民的眼泪!”
文章迅速被多个打着“独立”、“深度”旗号的网络自媒体账号转发,标题一个比一个惊悚:《云峡神话破灭?》《秦风:下一个孙凯?》《阳光下的债务黑洞!》……如同病毒般在互联网上扩散开来。评论区迅速被水军占领,充斥着“严查秦风!”“还我土地!”“反对政绩工程!”等煽动性言论。
玉河市“民声在线”论坛的“云峡板块”,突然涌入大量新注册账号。
这些账号如同训练有素的工蜂,整齐划一地发布着内容相似的帖子:
“我是河湾村村民!农光互补项目占了我们的地,承诺的分红一分没见!骗子!”
“云栖谷强拆我家祖坟!政府不管!天理何在!”
“长河项目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心老板和官老爷勾结!”
“阳光监督平台举报村干部贪污,信息秒删!这就是秦风的阳光?”
帖子内容粗糙,缺乏细节,甚至地名、人名都对不上号,但胜在数量庞大,短时间内刷屏了整个板块。不明真相的网民被这“海量”的控诉所裹挟,开始跟帖质疑、声讨。论坛管理员删帖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新帖涌出的速度,整个板块瞬间乌烟瘴气,充斥着戾气和被刻意引导的负面情绪。
长河镇,
第288章 舆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