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7章 艰辛与奉献[1/2页]

水不暖月 谁解沉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然而,哑婆子的那部《蜂花柬》却仿佛被卷入了一场神秘漩涡,不知何时落入了邱癫子这个男人的手中。
     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是冥冥中的安排,还是有人暗中操纵?
     哑婆子有口难言,她天生失语,只能用手势比划着,手指在空中划出复杂的轨迹,却无人能懂,有人说她比划的是秘卷的存放地点,有人则认为是在示警; 而邱癫子那含糊不清的话语,颠三倒四,今天说秘卷是捡来的,明天又说是偷来的,后天则说是哑婆子送的,又有谁会相信呢?
     陈家对此事缄默不语,如同深潭般不见波澜,族中长老只是在祠堂举行了一场祭祀,此后便再也不提,旁人自然也不敢妄加揣测。
     那无尽的疑问如同迷雾般笼罩在众人心头,成为了一个悬而未决的神秘悬念,让忧乐沟的人们茶余饭后都忍不住议论纷纷,有人甚至编了顺口溜:“蜂花柬,何处藏?邱癫子,说荒唐;哑婆子,手势忙;陈家院,锁寒窗。”
     早在众人得到秘卷之前,陈家那神秘的家主便已分别对她们进行了意味深长的告诫。
     家主居于陈家学堂深处的藏书楼,终年不见外人,据说已活了百余岁,头发胡子全白,却面色红润如婴儿,声音仿佛来自遥远的时空,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话语能直接在听者脑海中响起,无需通过耳朵。
     他对稳婆子说:“学会秘技后所能获得的荣耀,不过是虚幻的泡影,如同镜花水月,转瞬即逝,不必太过在意。
     就如同将来的月平,那看似荣耀的背后,实则是一种无形的枷锁。
     过度炫耀,只会让心灵背负沉重的负担,迷失在虚荣的迷雾之中,所以他今后要善于隐藏自己,如潜龙在渊,等待时机。”
     他对媒婆子说的则是:“你的嘴能说会道,可记住,话多必失,秘卷的力量若因你的口舌而泄露,灾难便会降临。”
     秘卷真正赋予她们的,是一条充满艰辛与奉献的道路。
     它要求她们不断地追求进步,每日需诵读秘卷三遍,练习其中记载的术法一个时辰,无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 为他人的福祉奔波操劳,只要有人求助,无论路途多远、家境多穷,都要前往相助,分文不取; 永不停歇,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要践行秘卷的宗旨。
     即便在钱财和地位上,她们拥有远超常人的优越条件——媒婆子单凭说媒所得的谢礼便足以衣食无忧,有户大地主为了请她做媒,送了她十亩良田和两头黄牛; 稳婆子的草药铺在十里八乡都小有名气,她配的药膏能治冻疮,冬天时上门求药的人能排到村口,但这一切都无法掩盖她们忙碌的身影和疲惫的心灵。
     有了秘卷,就如同被命运之神选中,从此踏上了一条劳碌命的征程,稳婆子曾在一个月内接生了二十三个婴儿,累得在产床边睡着了; 媒婆子为了撮合一对有情人,曾在暴风雪中徒步五十里,双脚冻得失去知觉。
     拥有超越常人的能力,就意味着要承担起常人无法承受的责任,为解决那些棘手的难题而殚精竭虑。
     这是一种使命,一种担当,如同沉重的巨石压在肩头,但她们却从未有过丝毫退缩,只因秘卷扉页上那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箴言,这句话是用金粉书写的,遇热会变色,提醒着她们责任的重大。
     陈家家主的话语如同一道神秘的咒语,在她们的心中回荡:“这种担当,绝非是在他人求助、问题找上门来之后才被动地去承担,而是要主动、自觉地去迎接挑战。
     如同农夫春耕,不等田垄干裂便引水灌溉,方能有秋收之望; 恰似渔人捕鱼,不等鱼群散去便撒网捕捞,才会有满舱之获。”
     稳婆子将这话刻在了药铺的柜台前,每当有人求医,她都会先看一眼这句话,提醒自己要主动关心病人的状况,不仅要治病,还要教他们预防之法; 媒婆子则把这话绣在了手帕上,随身携带,每当有人请她做媒,她都会先了解双方的品性,主动劝说不合适的人放弃,避免将来后悔。
     尽管在很多人眼中,她们所做的事情平凡无奇,甚至有些庸俗——媒婆说媒被视为搬弄是非,有人背后骂她“乱点鸳鸯谱”,破坏了年轻人的自由恋爱; 稳婆接生被看作污秽之事,有些讲究的人家会在她走后用柚子叶水洒地,认为她带来了“血气”。
     但几位老婆子却坚信自己正在从事着伟大的事业。
     因为陈家的老师从小就教导她们,劳动、手艺以及为人处世的意义,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任何事情,只要做到了极致,都能散发出伟大的光芒:
     烧窑的能让泥土化为美玉,景德镇的工匠能让瓷碗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这便是伟大; 织布的可使丝线变成云锦,南京的织工能在一寸布上

第57章 艰辛与奉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