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一方面,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这块地还在成长,您没发现吧?”
家父的话语,再次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让李大爷的好奇心又被点燃,那涟漪一圈圈扩散,带动着他的思绪也随之起伏,如同被风吹动的水面。
“成长型的?成长型的风水?这怎么说?”
不知不觉间,李大爷已然成了虚心请教的一方,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放在膝上,眼神中满是对未知的好奇与渴望,如同学生在聆听老师的教诲,每一个字都不愿错过,生怕漏掉任何一个关键信息。
家父解释道:“所谓风水,本就是动态的,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日夜流淌,从未停歇,从源头的涓涓细流到入海口的浩浩荡荡,沿途不断接纳支流,也不断改变着河道,冲刷出新的地貌。
只看眼前当下,目光实在太过短浅,如同井底之蛙,只能看到一方天空,无法领略天地的广阔。”
“得兼顾过去的情况和未来的走向,所谓撵山水,不只是追赶地势,还要追赶未来的时间,顺应天时地利人和,如同农民顺应时节耕种,春播夏耘秋收冬藏,才能有好的收成。
这块地还在成长,现在还不是最佳使用时机,就像青涩的果实,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成熟甘甜,过早采摘只会尝到苦涩,浪费了大自然的馈赠。”
“在我爷爷那时候,这块地面积还只有十四亩多一点,经过这些年的自然变化,山体的微调,水土的滋养,面积在慢慢扩大,如同孩童在茁壮成长,一年一个样。
要等到它超过一半,多出来的部分成为主体,那才是时候。
所以说,得等宝地面积扩大到超过十五亩,才适合建屋。
也就是说,这块宝地在‘生长,而且长得还挺快,尤其是近二十年,变化尤为明显,如同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日新月异。”
“我给您举个最明显的例子,这块地的山势之利我们已经说了,还没说水呢。
这块宝地的上水,也就是来水,这二十年来变化很大,您没注意到吗?”
家父的话语,如同在幽暗中点亮了一盏明灯,为李大爷指引着探索风水奥秘的方向,每一个字都清晰明了,却又蕴含着深邃的道理,如同指引航船的灯塔,在茫茫大海中指明方向。
这一番话,家父把风水上的术数之玄,讲得通俗易懂,如同把复杂的棋局拆解开来,让人一目了然,可内里却玄妙非常,仿佛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如同海面之下的冰山,露出的只是一角,更深的奥秘还在水下等待探寻,引人入胜。
“您是说月泉一分为二的事儿?”
李大爷一点就透,眼中闪过一丝恍然大悟的光芒,如同迷雾中看到了灯塔,他想起了这二十年来月泉的变化,从最初的一股细流到如今的两股清泉,水流潺潺,叮咚作响,滋养着更多的土地,让沿岸的庄稼长得愈发茁壮,金黄的麦穗在风中点头,饱满的玉米棒子压弯了枝头。
“对呀!一般人对风水里的‘水,只看重它代表的财运,认为水到财来,可在我们家,水运还代表着另一重更重要的指标——‘人情!
老话说‘人情如流水‘顺水人情‘柔情似水等等,都道出了人情与水的相似之处,绵延不绝,润物无声,如同春雨滋养万物,让大地焕发生机。”
“所谓人情大过天,风水里的风还有些虚无缥缈,难以捉摸,如同看不见的空气,虽不可或缺却无法触及;水却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和我们过日子息息相关,灌溉农田,让庄稼丰收,解决温饱;滋养生命,让万物生长,生机勃勃。”
“这块宝地的上水,二十年前只有一股,还只从一侧经过,有严重的偏向性,偏向有水的一边,另一边就被冷落了,如同偏心的父母,厚此薄彼,让人心里失衡,产生矛盾。
真到了需要依靠左右的时候,可能两边都靠不住,人心不齐,如同松散的沙子难以凝聚力量,成不了大事。”
“如今,月泉分成两股,正好流经那块宝地的两边,水量均匀,清澈见底,能看到水底的鹅卵石,圆润光滑,宝地左右逢源,这种山水的‘成长,那才叫厉害呢!
有了这充沛且均衡的水流,周边的植被愈发繁茂,绿意盎然,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风吹过,掀起层层绿浪;土地也愈发肥沃,黑油油的透着生机,仿佛能挤出油来,仿佛被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那些原本干涸的土地,如今已被绿草覆盖,鲜花盛开,五颜六色,红的像火,热烈奔放;粉的像霞,温柔娇艳;白的像雪,纯洁无瑕,蝶飞蜂舞,热闹非凡,如同举办一场盛大的舞会;那些曾经瘦弱的树木,如今已枝繁叶茂,遮天蔽日,浓密的
第182章 成长型的风水宝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