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府中的长老在推演命盘时,更是骇然察觉他的星轨竟与太阳运行轨迹产生微妙共鸣,仿佛他本就是太阳系中隐秘的星辰,其命运与太阳的兴衰紧密相连。
长老们曾合力施展“溯星术“,试图探寻这份联系的源头,却在时光长河中看到一片璀璨的金光,其中隐约有无数修士向一个太阳般的存在朝拜,而那太阳核心,竟与月平的阳神有着七分相似。
当他凭借自创的“日轮诀“在全国修行大会上力压群雄,拔得头筹时,天空中突然降下七彩霞光,霞光中夹杂着金色的灵文,落地后化作《日轮诀》的修炼图谱,供在场修士抄录。
无数修行者亲眼目睹他的身影与太阳重叠——上半身在人间,下半身融入日轮,仿佛天地间架起了一座人神沟通的桥梁。
这份特殊的身份仿佛得到了天道的印证,这并非世俗意义上的虚名,而是在灵识维度真正与太阳本源建立了连接,仿佛他本就是太阳在人间的投影,带着特殊的使命而来。
那一天,简城的所有灵脉都自发鸣响,护城河里的灵鱼跃出水面,口吐灵气形成“天授“二字;修行者们的命器纷纷震颤,其中金属性的法器竟自动飞到空中,组成一个巨大的日轮图案,仿佛在向这位太阳之子致敬。
事后,隐居多年的“通天散人“特意下山,在人学社的石壁上留下评语:“月平与太阳的共鸣,已超越凡人与天地的界限,达到了39;天人合一39;的至高境界,此乃修行之幸。“
然而,月平并未被赞誉冲昏头脑。
每当夜深人静,运转内视之术时,他总会在识海中抛出那个尖锐的问题:在亘古不变、普照万千世界的太阳法则面前,自己究竟算什么?
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还是能影响太阳运转的星辰?
即便将《蜂花柬》推演至圆满境界,在浩瀚无垠的太阳灵气中,个人的修行成就不过是沧海一粟——他曾测算过,自己全身的灵气总和,仅相当于太阳亿万万分之一的灵气波动,这种渺小感如同一根细刺,扎在他的灵台之上。
这种清醒的自我认知,如同一柄寒刃,斩断了他对现有修行体系的依赖,将他推入名为“春蛾设计“的悟道困境——那是每个试图触碰天道真谛的修行者必经的迷茫深渊,如同飞蛾扑火,在痛苦中寻找重生的希望,在自我怀疑中等待破茧而出的那一刻。
他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每当功成,欣喜之余总有惶恐,如幼童持巨斧,不知其力之所及,亦不知其责之所在。”
“春蛾“之名,源于月平在观察昆虫蜕变时的感悟。
他曾在庭院中连续七日观察春蚕化蛾的过程,从卵到虫,从虫到茧,从茧到蛾,每个阶段都蕴含着修行的至理。
他看着那小小的生命在茧中挣扎,起初是微弱的蠕动,而后是剧烈的冲撞,茧壳上不断出现裂痕又被粘液修复,直到第七日黎明,一丝微光从最薄弱处透出,蛾虫用尽最后力气冲破束缚,展翅高飞的瞬间,翅膀上还沾着未干的体液。
他突然领悟到修行者的悟道之路与之何其相似:卵是先天灵根,虫是筑基修行,茧是瓶颈困境,蛾是突破重生。
这困境并非外界强加的磨难,而是源于内心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明知前路艰险,甚至可能粉身碎骨,却依然如飞蛾扑向火焰般义无反顾。
处于道心蒙尘的低谷
第514章 春蛾设计,悟道困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