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幕间二 【炎】(上)[1/2页]

异世界:开局俘虏女骑士 梅林啊梅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青山叠翠,云雾缭绕,正是空山新雨后。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刘瘸子念唱着走调的渔歌,便收拢渔网,捞起今日最后一篓鱼。
     满意的看了眼竹篓里跃动的粼粼银光,他滑动船桨,朝着岸边驶去。
     刘瘸子今年五十有八,是这蜀山脚下的渔夫,年轻时也上过几年私塾。
     父亲希望他能登科及第、光耀门楣,成为老刘家谱上的第一只金凤凰,但眼见得,这算盘是打空了,刘瘸子一生连乡试都未曾中过。
     但好在那两年书读下来肚子到底是存了些墨水,偶尔换上一身儒衫念上几句诗词也能勾的十里八乡的姑娘们春心荡漾。
     最终在一声声热切的刘公子中失了魂,一不小心就勾搭到人家有夫之妇的床榻上去了,刘公子便成了刘瘸子。
     年少的风流韵事到如今也只得付了酒后的谈笑,现在的刘瘸子不过是个荒废了大半辈子一事无成的老汉罢了,唯一的念想便是家中那即将年满十岁的独子。
     “阿祖诶……”
     想起自家孙子,刘瘸子就不由得叹气。
     他自己的儿子也不成器,一把年纪好不容易熬来个孙子,自然宝贝得紧。
     可那孩子和年轻时的他可以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都不爱读书,反倒自说自话和村里多个女娃娃定了亲。
     好在,比起自己来孙子确有个值得说道的长处——他是个修炼武道的奇才!
     这可不是刘瘸子自个儿吹嘘,阿祖的天资可是得到过山中那位仙人肯定的!
     但有句话叫穷文富武,老刘家虽算不得贫寒,却也非是什么大富大贵,撇开县里习舞堂那昂贵的学杂费,光是给孩子进补身体的大鱼大肉就让老刘头心肝打颤。
     得亏这巴山蜀水物产丰富,素有“天府之地”的美名,刘瘸子也曾有奇遇每每出门行猎打渔都能满载而归,这才不至于去砸锅卖铁。
     然而,孙子即将年满十岁。
     用那位仙人的话来说,便是修炼之人关键期,日后能否证得神通、位列仙班全看此刻。
     刘瘸子已然下定决心,要不惜一切为孙子弄上一粒【培元丹】!
     为此,仅靠打渔显然是不够的。
     “哎,老丈,可否叨扰片刻?”
     这不,老刘家最大的收入来源上门了。
     刘瘸子刚把船靠岸,便听得有人在呼喊自己。
     他先把船固定好,这才不紧不慢的抬眼看去。
     那是一大一小二人组,男的看上去四十上下,相貌堂堂气质儒雅,一身墨绿色的圆领袍华贵又不显得俗气,俨然是哪里的富家子弟。
     而他身侧那个书童打扮的,却是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脑袋上顶着两只冲天炮,看上去和自家孙子差不多年纪,但也不知是不是错觉,刘瘸子从那稚嫩的脸上看到了些许饱经沧桑的意味。
     真是怪哉。
     “这位公子有何贵干?”
     刘瘸子揣着明白装糊涂。
     那中年儒生拱手作揖:“请问是刘宝,刘老先生吗?”
     “正是老汉。”
     “小生谢添,这厢有礼了。”
     啊?什么?
     刘瘸子还没反应过来,就见那小姑娘直接跳起一把揪住儒生的衣领将他拉到一边。
     “哪有四十多岁的老男人自称小生的!还有这厢有礼是给女人用的,你不会讲古语就不要乱讲,正常点行不行!”
     刘瘸子听不到那两人的对话,就见那小女娃面红耳赤的说道着什么。
     真是奇怪的二人组。
     片刻,中年儒生干咳一声,再次上前。
     “晚辈谢添,这是小女夏儿。”
     身侧女孩稚嫩的脸蛋顿时一阵扭曲。
     “我们父女是来这蜀山游玩的,听闻山脚有位刘老先生颇为熟悉这附近的地势,特来相邀为我二人做个向导。”
     刘瘸子闻言摇了摇头,指向南边:
     “从这过去,数里外的县城中有许多专门为游人做向导的旅社,何必找我一个老瘸子呢?”
     “呃……”中年儒生有些语塞:“啊,是这样的,旅社的游玩路线大都墨守成规,没意思!”
     一旁的书童绝望的捂住了额头。
     刘瘸子一时也有点傻眼,这公子哥看着饱读诗书,怎么谈吐跟个异邦人似的。
     老汉原本还想故弄玄虚装出隐士高人的意味,好抬一抬价格,但现在显然是把媚眼抛给了瞎子看。
     不再拐弯抹角,他直接道:
     “二位恐怕不是来寻乐,而是……来求仙的吧?”
     中年儒生闻言一愣,面上的表情精彩纷呈,有讶异、有困惑,似乎还有些忍俊不住。
     前两种表情刘瘸子都能懂,但最后的忍俊不禁是怎么回事?
     但没等他疑惑太久,就听那儒生叹息道:
     “老先生慧眼如炬,晚辈下月便要进京春闱,这也是晚辈第九次应试,实在没了心气。”
     废话,就你这水准能入围才有鬼咧!
     也不对啊,这小子是怎么过得乡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瘸子心下不屑,面上却不显半点,不管怎样,这也是自己的主顾。
     “所以,公子也是想进山求那位大先生指点一二?”
     儒生便又是一阵长吁短叹:
     “不瞒您说,若今年依旧落榜,晚辈便只得回乡继承那亿万家财了。”
     刘瘸子顿时眼珠一瞪,险些破了功,连忙咳了几声:
     “仙缘不是那么好求的,二位请回吧。”
     留下这一句,他作势便要离去。
     “老丈且慢。”
     急迫的声音即刻传来,刘瘸子背着身,老脸上缓缓绽开了一朵菊花。
     没错,这就是老刘家最重要的经济来源。
     刘瘸子这辈子身无长处,值得拿出来说道也就是年轻时读过几年书,以及,他曾有过仙缘。
     这可不是他吹牛皮,谁人不知蜀山脚下有一老瘸子,每每出航打鱼必能满载而归。
     这事在蜀山方圆几百里,乃至整个巴蜀地界那都是小有名气。
     每年到这蜀山脚下效仿刘瘸子进山寻仙的人数不胜数,而老汉也机灵,直接把家宅一迁,跑到这附近来做起了买卖。
     你问什么买卖?
     “老丈若能助我寻得仙人,晚辈定当厚礼相谢。”
     指仙路。
     说是指仙路,其实也不过是把蜀山上那位大先生众所周知的传说翻个样和你讲一遍,然后指两条上山的小路便无其他。
     若你山上真见到了仙家就是他刘瘸子指路有功,见不到就是你小子心不诚,仙家不愿见你。
     稳赚不赔的买卖。
     便回过身,把说了重复了几百遍的话术又复述了一遍,末了故作高深留下一句:
     “祸福无门,唯人所召。这开科取士,终究需看个人修行,公子好自为之吧。”
     话说完,刘瘸子也不离开,只是背过身兀自撮着两三根蜷曲发白的山羊胡。
     这是在等厚礼呐。
     中年儒生显然没料到所谓的仙路竟然就是这三瓜两枣,半晌才反应过来:“这就……没了?”
     “若公子有缘,便无需多言。”
     “不能再多聊聊吗?”
     “呵呵,天机不可泄露啊。”
     老瘸子拉着长音,一副得道高人的腔调。
     中年儒生无奈了,只得冲身边的书童道:
     “小夏,还不快谢过老丈!”
     小夏的脸蛋上又是一阵剧烈痉挛,强忍下没发作,从腰间的荷包中取出厚礼,递到刘瘸子手中,奶声奶气道了句:
     “谢谢老爷爷。

幕间二 【炎】(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