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林译迟迟未作安排,自然有自己的苦衷,一来是因Stillwell将军对军事实务不甚熟稔,部队究竟该如何整编,尚无定论;二来则是花旗方面有命令,需安排人员参与训练。
     正当他为如何安插自己人的事苦思冥想时,盟军指挥部的文件骤至,命令他三日内组织人员参训,同时告知详细编制表和安排随后就到,务必尽快敲定人选。
     翻阅完文件,林译陷入沉思。文中明确指示,他麾下的部队需接受花旗陆军顾问团的整训,而他与三位团长,都要前往英帕尔参加集训。此外,他还可推荐优秀战士参与士官集训。
     林译心里清楚,此次赴印受训益处极大。花旗的战时机制已开,那套流水线化的军事教育体系,能批量复制合格军人。
     林译留意到,文件中这套师级编制里,除四个步兵团、三个炮兵营等战斗单位外,真正构成部队核心的,是其庞大的后勤体系。
     全师两万余人的编制中,单是后勤部队就占了九千多,正是这些非战斗人员,共同搭建起支撑战力的保障网络。
     林译心里清楚,这类后勤部门向来是国军容易忽视的环节,但他绝不能掉以轻心。他比谁都明白,未来的战场上,这些后勤部队的重要性凸显,它们甚至能成为左右整个战局走向的关键。
     林译对这次培训机会极为看重。要知道,在那位被称作“全民协助”的柯林斯到来之前,部队里机枪坏了竟无人会修;士兵们对重机枪的使用更是一知半解,只会在阵地里机械地长短点射。
     自柯林斯来了之后,情况才彻底改观。他手把手教一团战士们重机枪的规范操作,详解什么是射界,何为进攻轴线,何为防御轴线。这些看似基础的知识,每一条都是实打实的战斗力!
     而这次花旗顾问团的集训,恰恰是为解决这一难题而来。他们会把补充兵员编入部队,一手负责起训练事宜。
     顾问团将先让士兵接受三周体能训练,随后依次展开射击训练、分队进攻演练、野外拉练、掩护下冲锋等科目。仅仅九周时间,这些士兵便能掌握基本的作战能力。
     更绝的这次赴印的士官培训项目。以非战斗类士官为例:他们先在训练机构参加为期七天的健康检查以及体能测试,随后便被直接送入技术训练学校,进行长达十七周的专项训练,内容涵盖无线电操作、驾驶、汽修、烹饪课程。
     经此培训合格的士官,将悉数编入各级后勤部队,作为通信技术人员、辎重兵驾驶员、技术维护人员、炊事兵服役。
     林译心里已经有了安排:康丫必须去,他是难得的驾驶好手,不仅带出了一批能开车的兵,汽车小毛病也能手到病除,且有一定文化底子。受训归来,执掌辎重营应当没问题。
     蛇屁股也必须入选,此人虽是步兵连下士,却偏爱做饭。送去英帕尔镀金正合适。别看他吊儿郎当,胜在忠诚可靠。安插于后勤,正好替林译盯紧那些空降军官的小动作。

第124章 赴印集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