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章 钦州公署[1/2页]

穿成哥儿下一秒 梦里解忧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县城内外的看诊几乎在同时进行,只不过城外更加残酷。
     楚辞仿佛成了执掌生死簿的判官,一句话便可以决定那些可怜人的生死。
     他蹲在这些层层叠叠的人堆面前,机械性的搭在一个灾民的手腕上,本来冷漠的眼神中突然迸发出一缕光彩,对一直守在他身边的雪生重重地点了点头。
     雪生即刻会意,“这个还能救,先灌一碗药抬到旁边。”
     衙役们即刻行动,而那个被抬走的人,本来紧闭的眼睛竟然流出泪水来,可惜他眼角都是脓包,流出来的泪也是淡黄色的。
     忙碌一天,结果还有救的灾民也不过三十几个,剩下的灾民绝大部分已经死亡,被衙役们找地方焚化了。
     这一天城外的浓烟一堆接着一堆,所有人的眼神都是麻木的。
     第二天——县衙后宅门口外的空地上,不知何时也搭起了草棚,城内没有染病的百姓都聚集在这里等着开饭。
     孟晚带着付孝的家眷们、没有染病的女娘和小哥儿们在门内忙碌,院里空出位置来搭了七八个灶台,还有案板水缸等,将本来就不大的院子挤得满满当当。
     她/他们从天还没亮就开始忙碌,一筐筐的馒头往门外端,外头搭了两张长桌和两个大水缸。馒头就放在桌上,水缸里则是熬得粘稠的糙米粥。
     要紧急去城外搭棚的衙役和汉子们先吃,每人可以凭县衙发的工号去领两个馒头一碗粥。
     县衙的几个小吏站在桌前给大家发馒头,桌子后头坐着的阿砚像小大人一样抬笔记录。
     他虽然年纪小,可也进了学,因为从小练过,身边又有宋亭舟这样的行家调教,字写得比高他几届的学长还漂亮,这会儿正像模像样的给大家记账。
     “陈春,已领。”
     “张二,已领。”
     “李三狗,说就要一个馒头,剩下一个给他媳妇留着???”
     阿砚写着写着有些不对劲儿,他也不知道是哪儿不对劲。只见面前的小吏拍了面前瘦小的汉子一把,“留个屁啊留,孟夫郎都说了,一会儿会给你们老娘媳妇留饭,没准吃的比你们好!都瘦成一把骨头了一会儿干活能干的动吗?小风,再多给他添半碗粥!”
     旁人无不羡慕的看着李三狗,但转念一想那粥那么稠,自己两个馒头一碗粥也能吃饱,复又扭头将脑袋埋在粥碗里喝了起来。
     阿砚有些听懂这些大人的意思了,他嘿嘿的笑了两声,接着记他的账。
     “王小丫,已领。”
     “钱大贵……钱大贵你已经领过了啊?”阿砚对面前排队的男人说。
     来人是个眼窝深陷,身材微胖的低矮男人,他不屑地对阿砚说:“你个小屁孩懂什么,有人和我重名了,他领我还没领呢!”
     阿砚目光在他身上扫了一圈,斩钉截铁的说:“我知道有两个钱大贵,可你就是领过了,我记得你!”
     阿砚半点亏也不吃,噼里啪啦小嘴不停,“而且你还骂我小屁孩,无缘无故攻击我,通儿!打他!”
     他旁边一直无聊坐着的通儿终于来了活,在矮胖男人嘲笑的目光中原地弹跳起一米多高,肉乎乎的小拳头直砸在矮胖男人的眼睛上。
     矮胖男人眼睛一酸,“唰”地一下流出一行眼泪。
     俩小孩行动太快,不管是旁边的小吏还是周围的人群,还没一个反应过来,阿砚就已经成功报了仇。
     再看他还一边嘴角上翘,稚嫩清脆的声音偏偏学着孟晚放狠话地语调说:“呵呵,钱大贵是吧,我记得你了。”
     明明是他占了便宜,偏偏还一副记仇的模样,连别人插嘴的机会都不给。
     “又记得谁了?外面还剩多少人没吃上饭?要是够了我们就做送去给病人的了。”孟晚从门后出来没好气的说。
     阿砚一秒老实,“阿爹~还剩下七个人。”
     小吏也把快要瞪脱框的眼珠收回来,“孟夫郎,外面的馒头已经够了,就是粥还差几碗。”
     孟晚收了几个用过的空筐,“等着,马上就来。”
     孟晚说话,大家都是尊敬着,那些寻常百姓不知道就罢了,其余人可是知晓孟晚身份的。上至正二品的钦差大臣夏垣,下至衙役捕快,谁都没想到孟晚会亲力亲为,还招来这些没染病的哥儿女娘过来做饭。
     其实光是给做工的汉子做饭是用不了这么个人的,可孟晚还是把他们一个不落的叫过来了。
     没有工钱,但是饭管饱,而且……
     “他们外面不缺馒头了,舒娘,你再端出去半盆粥。”
     “剩下的人去把自己爹娘孩子都叫过来,咱们也准备吃饭了。”
     孟晚招呼完,一时间没人动作,大家都傻傻的愣在原地。
     孟晚知道她们在想什么,“都愣着做什么?你们在我这儿做工,总不能把老人孩子留在家里挨饿吧?不差他们那一口,都叫过来吧。”
     灾情面前,孩子和老人总是最先被淘汰,这里很多人都失去了亲人。
     孟晚的话说完,不管是家中有没有老人孩子的,大家眼眶都变得通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黄叶推了推其中一个家里还剩下两个孩子的,“夫郎都发话了,快去吧。”
     那女娘抹抹眼睛,低低的应了一声“欸”。
     只有十几个人回去叫家人了,剩下的人都已经失去了自己的至亲。
     孟晚见大家情绪低迷,干脆对黄叶说:“叶哥儿,去吧家里带来的糖拿出来两包,咱们蒸糖包子吃!”
     “知道了夫郎,我这就去。”黄叶脆生生地回道。
     城外的那三十几个病患挪到了县衙里,但他们身体实在太弱了,前几日只能喝粥。
     衙役们将孟晚他们熬好的粥搬到马车上,送至县学里。院里剩下了两锅煮的粘稠的糙米粥,加上新出锅的糖馒头,虽然没有什么配菜,小咸菜,大家也都吃的喷香。
     “我长这么大,还是头次吃馒头,里面还有糖,可真香,但是我阿爹吃不到了。”有个小哥儿突然哽咽着说。
     旁边有个上了年纪的妇人拍了他一下,“别这副样子,孟夫郎不想看见我们哭哭啼啼的。”
     有人附和,“就是,好好吃饭,一会儿

第2章 钦州公署[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