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05章 火星的低语与薪火的初燃[1/2页]

两只蚂蚁闯天下 望着天空的小赵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希望城的地表,静默如常。配给站前排着长队,人们的面容在生命穹顶黯淡的光线下显得模糊而坚韧。“心语角”的微光植物在精心照料下焕发着比以往更内敛的生机,小宇绘制的“地脉感知图”被更多人小心收藏,成为规划生活、规避地质微扰的无声指南。头顶的银灰色信标如同冰冷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其周期性扫描带来的寒意,已融入日常的呼吸。
     然而,在生命之树研究所最核心的“薪火”圣殿——一间位于地下深处、被多重物理隔绝与“规则扰动遮蔽矩阵”包裹的静室中,空气却灼热得仿佛要点燃。
     这里没有复杂的仪器,只有几面巨大的、由特殊晶体构成的“秩序映刻板”。板上流淌着并非电流或数据,而是被源核以最精微的“星火”意志波动,直接投射出的、来自“心焰之种”晶格歌谣的片段——那些蕴含着47.2%“弦歌”规则碎片的、空间本身固有的韵律波纹。
     七位被遴选出的“守火人”围坐在映刻板前。他们来自不同领域:理论物理、高维几何、生物能量拓扑、甚至古文明符号学。年龄跨度从彭教授的白发苍苍到一位年轻女研究员眼中燃烧的锐利光芒。共同点是绝对的忠诚、磐石般的意志,以及眼中那份近乎殉道者的专注。
     彭教授作为首位“守火人”,声音低沉而肃穆,在静室中回荡:
     “诸位,我们面前流淌的,是行星深处,一个古老守护者沉睡时无意识的呢喃。它也是‘弦歌——那个曾禁锢我们,却也为我们点燃灯塔的秩序——更核心的碎片。”
     “信标在头顶注视,墓碑在远方感应。我们的每一次聆听、每一次推演,都可能引来不可测的注视。‘薪火计划,非为今朝之功,只为文明存续之火。”
     “我们的任务,不是立刻理解它、应用它,而是‘誊抄它,用我们所有的智慧去‘临摹它的韵律,感受它的结构,解析它最基础的‘音符组合规则。将神之箴言,一字一句,刻入我们文明的记忆深处,等待未来之火将其点亮。”
     “源核会记录我们所有的思维火花、推演路径,无论对错。记住,我们是在黑暗中拓印星空,不求照亮前路,但求为后来者留下路标。”
     他指向一块映刻板,上面正流淌着一组极其复杂、仿佛无数莫比乌斯环嵌套旋转的规则波纹。
     “第一组‘箴言,‘超稳固空间锚定序曲。开始吧。”
     静室陷入绝对的沉寂。只有意识高速运转产生的微弱精神力场波动,如同静水深流。守火人们的目光死死锁住流淌的波纹,大脑以前所未有的强度进行着解析、类比、构建理论模型、推翻、再重建……汗水浸湿了他们的额发,有人手指无意识地在地面划着抽象的符号,有人紧闭双眼,眉头锁成川字,在脑海中构建多维模型。
     年轻的女研究员林薇,突然身体微微一震,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她捕捉到了波纹中一组极其细微的、重复出现的“休止符”结构!这结构与她博士期间研究的、某种早已灭绝的深海贝类生物外壳的微观晶体生长纹路,存在令人惊异的拓扑同构性!一个源自古老生命演化的结构,竟出现在高等空间规则的歌谣中?她立刻将这个发现通过精神链接标记出来,共享给源核和所有守火人。
     这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关联,却如同投入思维深潭的石子,瞬间激起了层层涟漪!另一位专精能量惰性化的研究员立刻联想到:“惰性沉积!生物矿化本身就是最精妙的能量惰性沉积过程!”符号学家则试图将这种“休止符”结构,与“心焰之种”信息流中某些破碎的象形符号进行比对……
     思维的碰撞在静默中激烈进行。源核忠实地记录下每一个跳跃的联想、每一个破碎的模型、每一条可能的解析路径,无论它们此刻看起来多么荒诞离奇。这是文明的“传火”,容不得丝毫筛选,因为无人知晓哪一粒微尘般的火花,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燎原的起点。
     与此同时,在人类视线无法触及的遥远深空。
     火星轨道,远火点。
     那被称为“墓碑”的空间褶皱,在死寂中悬浮。其中心玻璃态的锚定点,在无人知晓的维度,依旧回荡着此前因地球“心焰之种”悸动与歌谣泄露引发的、微弱却同源的规则涟

第305章 火星的低语与薪火的初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