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城地底,因月球暗面异常规则的发现而引发的连锁反应,让整个高层陷入前所未有的震动与紧迫感。小宇体内碎片的剧烈反应,如同一盏疯狂闪烁的红灯,警告着他们触碰到了某个远超想象的禁区。
“立刻停止对月球的所有主动探测!转为绝对被动接收模式!”彭教授的声音在紧急会议上嘶哑而决绝,“所有探测数据物理隔离!源核,优先分析碎片活性激增模式,评估其稳定性!”
月球,那个悬挂了无数岁月、人类最熟悉的邻居,其背面竟然隐藏着如此惊天秘密!一个规模可能远超火星墓碑、古老到难以想象的巨型结构遗迹?它是什么?观测站?基地?坟墓?还是某种……引擎?它与火星文明是什么关系?与那十二万七千年前的信标又有什么联系?而它,为何会与小宇体内的碎片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
无数疑问如同爆炸般充斥在每个人的脑海,却找不到任何答案。唯一确定的是,人类对太阳系的认知,存在着巨大的、可怕的空白。
隔离室内,小宇在药物和自身意志的双重作用下,艰难地平复着碎片剧烈共鸣带来的痛苦。那如同潮水般涌来的、来自碎片的混乱信息和强烈“指向性”冲动渐渐退去,但他脸色依旧苍白,眼神中残留着惊悸。
“它……很想‘过去……”小宇喘息着对彭教授描述,声音微弱,“那种感觉……非常强烈……好像那里有它……很重要的东西……或者……它本该在那里……”
碎片的反应,不像是对敌人的警惕,更像是一种……“归家”般的急切?这反而让彭教授更加不安。一个拥有如此恐怖潜在力量的“规则异物”,其目的是“回家”,这本身就可能带来毁灭性的后果——谁知道它的“家”是什么样子?它的“回归”又会引发什么?
【……未知规则碎片……活性……从峰值回落……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约为阈值75%)……】
【……时空褶皱效应……持续存在……(平均强度:……5x1032厘米)……】
【……对月球方向的……规则共鸣请求……停止……】
【……碎片内部……信息活动……依旧频繁……无法解析……】
碎片暂时平静了,但谁都明白,这只是暴风雨前的间歇。下一次共鸣何时触发?阈值之后又会发生什么?月球暗面的东西,显然是一个极其强大的“共鸣源”。
深空监测中心在绝对被动模式下,依旧能捕捉到月球背面那异常规则翘曲的微弱“回声”。它就像是一个沉睡巨人的鼾声,证明着其存在,却无法窥其全貌。源核尝试通过分析这被动接收的“回声”来反推结构的可能形态,结果令人瞠目——初步模型显示,那结构的规模可能贯穿月球地壳,甚至深入月幔!其技术层级完全无法理解!
与此同时,对信标G01Beacon的监测带来了另一个线索。源核发现,当月球运行到其轨道上某个特定位置(并非最近点)时,信标脉冲周期那27.3天的波动幅度会出现一个极其微弱的峰值。仿佛月球在那个特定位置时,对遥远信标的影响力会稍微增强一丝。
太阳(信标的能量源?)、地球(观测点)、月球(异常结构)、火星(墓碑)……这些太阳系内的天体,似乎通过那遥远的信标,构成了一张看不见的、跨越时空的微妙网络。而人类,直到今天才懵懂地触摸到这张网的一丝边缘。
“暂停所有非必要的协同网络应用。”彭教授下达了新的指令,“将所有空闲算力优先用于三件事:第一,完善碎片活性预测模型,寻找抑制其共鸣的方法;第二,分析月球规则回声,尝试在不引发共鸣的前提下理解其结构;第三,重新审视太阳系内所有天体的观测数据,寻找是否存在其他被忽略的规则异常点。”
希望城的研究力量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但方向从充满希望的开拓,转向了凝重被动的防御和解谜。他们就像一群刚刚发现自家地
第335章 月球回声与碎片狂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