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就在老师们纷纷表态愿意前往深城助力建学之际,一位戴着眼镜、神情严肃的中年老师站了起来,他清了清嗓子说道:“李教授、杨市长,既然大家都表了态,我也有个想法。我们去深城,不仅是教学,更希望能有一定的自主性,在学科建设和教学方法上,能按照我们的想法进行,不知杨市长能否同意这个要求?”
李松微微一笑,立刻回应道:王教授的想法很好,深城大学本就是一片待开垦的教育沃土,正需要各位老师发挥自身所长。在合理合规的前提下,学校会充分尊重各位老师在学科建设和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与实践,给予大家足够的空间去施展才华。这不仅有助于深城大学形成独特的教育风格,对各位老师而言,也是一次难得的自我突破机会。”
杨湘也点头附和道:“没错,深城大学要发展,就需要各位老师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我们全力支持大家在教育领域的探索,只要是对学生有益、对学校发展有益的举措,市府都会提供相应的支持。”
听到两人的答复,王教授满意地点点头,坐了下来。此时,包厢内的气氛愈发热烈,老师们开始讨论起前往深城后的具体规划,比如课程设置、学科重点发展方向。
李松和杨湘看着老师们积极投入的样子,心中满是欣慰。杨湘小声对李松说道:“李老弟,这次多亏了你,要不是你想出的这个办法,又带头表态,今天这局面还不知会怎样呢。”
李松谦虚地笑道:“杨老哥过奖了,主要还是因为大家对深城大学的将来十分看好。”
说服京都大学的老师之后,第二天,杨市长和李松便在同一个包厢款待人民大学的老师。果不其然,京都大学被选中的老师同意前往深城帮助建学的事情已经在京都教育圈传开了。所以当杨市长发出邀请时,人民大学的老师们欣然前往。
在前往燕京大酒店的路上,一位人民大学的年轻老师心里暗自琢磨:“听说京都大学那些老师都答应去深城了,也不知道深城到底开出了什么条件竟然让他们愿意到那个边境小城去。不过既然那么多专家教授都愿意去,想必不会差。要是能在深城做出点成绩,说不定对我们的职业发展也有帮助。”
而另一位资深教授则想得更多:“国家将要进行改革开放,深城便是改革开放的试点城市,去那里也许能接触到不一样的教育理念和资源。但如果只是单纯去教学,对我来说吸引力还不够,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别的条件吧。”
来到包厢,众人落座后,杨湘笑着说道:“各位华夏人民大学老师,想必大家也听说了,京都大被教育部选中的老师已经同意前往深城助力建学。深城大学的建设,意义非凡,我们希望各位也能加入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事业中来。”
&nb
第1146章 开辟一条新的道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