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0章 香江银行野蛮时期[1/2页]

香江1985之科技之王 大千故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启明投资公司内!
     张启明粗略看了一下,郑嘉豪递给他的香江银行业资料。
     一脸古怪的看了一眼郑嘉豪,问道:“你昨天,不是电话里跟我说,有一家银行合适收购吗?
     怎么交上来这么银行资料?
     而且我看这些银行,一个个都给自己装上了定时炸弹。
     难怪这几年,银行爆雷年年都有!
     都特么离死不不远啦!
     香江现在都是这样经营银行吗?”
     张启明还没有细看这些资料,都忍不住爆起粗口。
     郑嘉豪听到张启明对香江银行业的点评,他作为香江从事金融业的人,也是忍不住脸上露出尴尬之色。
     “张少,香江是自由港,银行业监管比较宽松,所以……”郑嘉豪一脸尴尬的解释道
     “所以,就是这么奔放乱来!”张启明吐槽道
     张嘉豪说道:“张少,这不正好给了我们机会吗?
     说起来我们得感谢,一间百年老店谢利源金铺,引发香江银行骨牌效应。”
     “哦,说来听听,为什么要感谢?”张启明饶有兴致的问道
     郑嘉豪解释道:“张少,这谢利源金铺…”
     郑嘉豪的解释,让张启明了解到这家公司,在大清同治时期就已经成立。
     到1982年倒闭之前,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非常受香江市民信任。
     也正因为百年老店品牌信任度,70年代初,谢利源转型做黄金金融,推出“千足黄金积存计划”。
     市民只要购买一钱重的实体黄金,就可以开一个买卖黄金的账户,按当日金价炒卖黄金。
     一经推出,谢利源金铺借此吸纳了逾2000万港元。
     其风险是,如果金价飙升,户主要大量抛售的黄金的时候,谢利源就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
     70年代,黄金价格低迷,使得谢利源金铺前期发展太顺利,一直没有多少市民兑现黄金。
     可哪有没有风险的投资!
     到1982年8月,国际金价每两急涨近1500港元。
     这种疯涨,让投资者很难拿的住,于是纷纷选择套现离场。
     谢利源金铺因此遭到投资者疯狂套现。
     可以多年的安稳发展,就没有出现过危机,早就让谢利源金铺管理层丧失了风险意识。
     投资者的钱,早就被谢利源金铺拿去投资其他行业,进行多元化发展。
     1982年金价暴涨,可石油危机遍布全球,港股受到影响,股价大跌,特别是地产股。
     谢利源金铺的资金,就是被拿来投资港股地产,早就掏空了公司现金流。
     投资者发现谢利源金铺居然无法兑现现金,恐慌之下,纷纷前往谢利源金铺疯狂挤兑。
     结果谢利源金铺资金周转不灵,仅一个月后时间就宣布倒闭。
     户主们当时懵了,谁也想不到百年老店会在一个月内说倒闭就倒闭。
     更不可思议的是,香江银行业,大多数银行,在对储户的资金使用上,都是相当粗暴。
     张启明以为后世大陆经常曝出,某某银行员工,挪用储户存款投资理财,已经够野蛮。
     可在

第200章 香江银行野蛮时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