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76章 北部大都会构想[1/2页]

香江1985之科技之王 大千故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新界,作为香江最大的一个区,其本土面积约为 747 平方公里。
     这仅仅是它的一部分,大屿山等 233 个岛屿也属于新界管辖区域。
     这些面积加在一起,新界的总面积便达到 975.1 平方公里。
     占据香江土地总面积近 90%!
     不仅如此,新界人口也达到了 160 多万,占据香江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这么大土地面积,甚至比狮城这个城市国家还要大 240 平方公里。
     新界与之相比,面积上的优势不言而喻。
     新界的土地面积,还是对岸宝安区的 2.5 倍。
     到后世,在经济上,不要说和狮城相比,就是宝安区创造的gdp都超过了新界。
     新界在面积和人口上都具有显着优势,但却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
     张启明很清楚后世的狮城,和鹏城宝安区在高端制造业领域,都取得巨大成功。
     香江的经济虽然同样发达,却被地产商所绑架,导致高端制造业,始终未能发展起来。
     即使到了后世,新界仍有 70%的土地没有得到充分开发。
     这其中有丘陵地区,地形复杂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但更大的原因,恐怕还是地产商们担心自身利益受损,阻碍土地开发。
     可见,新界发展有多落后。
     在香江是多么不受欢迎。
     ………
     新界的地理位置一点也不差。
     北接鹏城,与宝安区仅一河之隔,与鹏城河遥遥相望。
     卫一兴提到要在新界推行“居者有其屋”项目,让张启明的脑海中,突然闪现出一段,后世国家计划开发新界的记忆。
     根据这个计划,新界将被规划为“北部都会区”,重点发展前沿科技、物流以及跨境合作等领域。
     北部都会区,涵盖元朗区和北区这两个地方行政区。
     其规划开发的占地面积约为 300 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香江总面积的 30%。
     一旦开发完成,预计这里将能够容纳约 250 万人居住。
     提供多达 65 万个职位,其中包括 15 万个与前沿科技产业相关的职位。
     很明显,这个计划的目标是摆脱地产困局,效仿狮城这个城市国家,打造一条高端制造业的发展路线。
     张启明心中终极目标,是要将香江打造成一座世界级的科技城市。
     九龙和香江岛这两个最为繁荣的地区,历经多年的开发,土地资源已经相当有限,而且价格昂贵。
     无法为他提供足够的市场空间,来实现这一目标。
     新界的土地状况,并不如九龙和香江岛那样平整,开发难度相对较高。
     但并不意味着新界就无法得到发展。
     在国内,许多丘陵城市都成功地发展起了工业城。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后世的山城。
     山城的开发难度远高于新界,但它却以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创新的发展模式,成为了一个繁荣的城市。
     这给了张启明信心和启示,让他相信新界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第476章 北部大都会构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