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裴靖泽和邓萧晨练完之后才选择步行上班。自从邓萧特训完之后,现在每天都守着力度和裴靖泽切磋一番,目的就是保持裴靖泽的功力不减退。
进了办公室,裴靖泽开始挨个与其他副市长进行谈话,中午吃饭时邓萧汇报说市委办那边同志,明天一早要召开常委会会议,请裴靖泽准时参加。
裴靖泽表面毫无波澜,其实内心非常高兴。常委会这么着急召开说明胥思远已经开始听话了,因为不管他嘴上如何拒绝,但所做出的实际行动是不会骗人的。
胥思远已经不自觉地跟随自己的脚步而走远了,这一下再想回到原本的轨道可就太难了,宋书山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也是最好的证明。
裴靖泽为什么要把宋书山安排到锦都市委副书记的位置上?第一个作用当然是在市委那边有他的人,这样是争取政绩最好的办法。
但其实他暗藏的杀招不是这个,而是需要宋书山每天给胥思远洗脑,同时也让胥思远能够有所借鉴,让他知道和裴靖泽合作的无数好处。
宋书山会经常装作不经意地提起裴靖泽的种种,这种耳闻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效果最直接,也是最深入人心的,能够让胥思远从内心深处开始扩散对裴靖泽的崇拜,只有这种由内及表的方式才能达到一次性到位的效果。
胥思远太擅长布局了,这是好事,同时也是他最大的弊端。任何事情他都需要考虑清楚、谋划仔细、敲定一切之后才开始行动。
他这种性格只适合于站在最高层打大的战略性决战,可是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中央是不大管用的。
就比如他遇到的对手裴靖泽,胥思远还在谋划着下一步应该怎么办的时候,裴靖泽已经带着兵杀到他的指挥部了。
战争中不确定性太多,需要的是临机决断的果敢,这正是裴靖泽的强处。也正是因为裴靖泽从不按套路出牌,所以每次都能在和胥思远的斗争中取得胜利。
胥思远就像常乃超当时对李云龙说的,等我拉开架势了之后再打一场。这种话听起来很有气魄,实则是个傻逼,你都已经在我的战俘营里面了,还有什么资格和我谈条件?
裴靖泽每一次都是在胥思远的布局还没有展开之前就用行动打乱了对方的部署,这才是他获胜的关键点之一。
想得再多都没有用,你得执行,而且是无条件地、坚决地、果敢地执行,纸上谈兵的事情裴靖泽从来不干,所以他才能从基层一步步走到今天。
可随着裴靖泽的位置越来越高,他的身边需要一个最为出色的军师,一个视野、格局、胸怀都能与他相比较的出色的谋略家。
宋书山是一个最为纯粹的实干家、执行者,一心为民的他可以无条件地坚决执行裴靖泽的命令,能够利用自己的能力带动起一帮人朝着目标奋斗。
而胥思远
第508章 忌惮的对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