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长安事务交接完毕之后,高顺立即带上随身亲卫奔赴幽州!
     虽然入冬之战未必开战,可无论如何,还是越早到达越好。
     建安十四年,十一月初三,辽东郡。
     公孙康带兵增援蓟县城,他走之后,以其弟公孙恭暂领辽东事务。
     长史王烈、大将柳毅和韩忠等人,从旁辅助。
     曹操关于楚军极有可能从辽东出兵的猜测,公孙康这边也是十分警觉,所以他迅速派人折返襄平城进行通报。
     燕王宫,议事大殿之中。
     公孙恭正高坐于最上首,率先开口道。
     “诸位,今日之议,主要是讨论万一楚军从辽东登陆,应该如何防备。”
     “王长史,你先给大家解说一下,眼下基本情况吧。”
     公孙康投效朝廷之后,曹操代表天子封其为燕王。
     虽然在王烈看来,不过是区区一个虚名罢了。
     可对于公孙恭来说,自家兄长终于称王。
     自己的身份地位,也跟着一起水涨船高了不是?
     至于楚军兵马跨海远征,公孙恭还真没把他们放在眼中!
     一是公速度和公孙康父子俩,经营辽东几十年,威压四方。
     公孙恭在父兄庇佑之下长大,早就养成了目空一切的性子。
     至于其二,从江东到辽东,这可不是陆地行军。
     虽然入冬之后飓风减少,万一楚军倒霉碰上了呢?
     到时候根本无需自己出手,老天爷就能把他们给收了!
     所以公孙恭对于公孙康的提醒,其实并没有太在意。
     可他不在意,不代表其他人也不在意。
     比如长史王烈,为了尽可能以策万全。
     除了本部兵马调动之外,还以公孙康的名义,让扶余国出兵协助。
     扶余王尉仇台,已经在名义上臣服于公孙康。
     他见到王烈信使之后,自然不敢怠慢。
     于是就让自己长子呼列台率骑兵一万,前来襄平城助力。
     王烈拱手道:“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所以今日之议,咱们先说双方兵力情况。”
     “主公带兵去往蓟县城之后,我军在后方还有兵马两万五千人。”
     “这其中包括两万三千步卒,再加上两千骑兵。”
     “除此之外,还有呼列台将军麾下骑兵一万。”
     略一停顿之后,王烈继续道。
     “江东之地到底有多少海船,我军并不知晓。”
     “所以敌军具体能够出动多少兵马,也只能大致预估一番。”
     “从之前敌军和我们互相贸易的货物吞吐量来看,老夫大致猜测,敌军出兵应该是在两万五到三万五千人之间!”
     “因为大海之上淡水难寻的缘故,敌军此来,应该不会有太多骑兵,多半会以步卒为主!”
     公孙恭笑道:“王长史,载兵跟运货可不一样。”
     “楚军在江东和荆南之地的兵马虽多,可他们真能出动两三万人?”
     王烈点头道:“楚军之前屡次前来贸易,最多时候有大型海船几十艘。”
     “纵然如此,也未曾出尽全力。”
     “如果我们把敌军数量往多了猜,两三万人,应该没问题!”
     大将柳毅抱拳道:“

第1359章 辽东郡布防[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