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章 铁腕惊朝堂[1/2页]

穿越后一直在种田 口天一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太和殿的金砖被晨光映得发烫,礼部尚书王大人抖着满是汗渍的奏疏,嗓音比三伏天的蝉鸣还要嘶哑:“陛下,这‘贪银千两抄家的律法,实乃亘古未有之苛政啊!”
     他身后,数十位官员齐刷刷跪地,朝服上的补子在风中翻卷,似一群惊惶的寒鸦。
     皇帝斜倚在九龙金漆宝座上,指尖把玩着新制的鎏金令牌,那上面“肃贪”二字在阳光下刺得众人睁不开眼。
     三日前,这令牌交到了新晋的监察御史手中,自此,京城的深宅大院便终日回荡着铁链相击的声响。
     “苛政?”皇帝突然冷笑,声如淬了冰的利刃,“朕倒要问问诸位爱卿,当你们克扣灾粮时,当你们强占民田时,可曾想过百姓口中的‘苛政二字?”
     他猛地将奏折摔在蟠龙柱上,碎纸如雪片纷飞,“去岁洪灾,青州十万流民易子而食,而某些人的库房里,陈米都能堆成山!”
     殿外忽有喧哗,侍卫拖着个披头散发的官员闯入。
     正是昨日还在弹劾新政的工部侍郎,此刻官袍染血,腰间玉带早已不知去向。
     “陛下!”顾侍郎涕泗横流,“小人不过收了些修缮宫室的‘辛苦费,饶命啊!”
     “辛苦费?”皇帝起身走下玉阶,玄色蟒袍掠过侍郎颤抖的肩头,“工部虚报三倍工料,致使护城河堤坝坍塌,淹了三百户人家。这‘辛苦费,可是浸透了百姓的血泪!”
     话音未落,刑部尚书捧着抄家账簿疾步而入,翻开的那页密密麻麻列着田契、珠宝,最下方一行朱笔批注刺目——“黄金万两,皆为河工贪墨”。
     消息如野火般燃遍京城。
     街头巷尾,百姓们围着贴满抄家告示的墙壁欢呼雀跃。
     绸缎庄的老板擦着眼泪说:“王员外强占我祖宅二十年,如今终于物归原主!”
     茶馆里说书人敲着醒木,唾沫横飞地讲着御史夜查侯府的惊险故事,听得茶客们拍案叫绝。
     然而,暗流在朝堂深处涌动。
     残存的官员们在退朝后聚于醉仙楼,推杯换盏间尽是咒骂:“如此下去,咱们都得成穷光蛋!”
     “听说陈丞相正在联络藩王……”话未说完,窗外突然闪过黑影,众人顿时噤若寒蝉。
     半个月后,抄家的队伍终于停歇。
     昔日朱门酒肉的府邸,如今只剩断壁残垣。
     御史台的卷宗堆得比人还高,被革职查办的官员名单从午门直铺到朱雀大街。
     当新任官员们头戴乌纱踏入朝堂时,惊觉往日勾心斗角的氛围荡然无存,唯有皇帝高悬的御笔亲书“民为邦本”,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深夜,皇帝独坐在空荡的御书房。
     案头摆着青州百姓送来的粗陶碗,碗底用朱砂写着“谢陛下”。他摩挲着碗沿的裂纹,想起陆德宁曾说:“雷霆手段,菩萨心肠,方为明君之道。”
     窗外,月光洒在新栽的槐树上,恍惚间,似又见那少女倚着树枝,笑眼盈盈。
     “阿宁,你好狠的心!你让我‘雷霆手段,菩萨心肠治国,原来你早就用这句话在治我了啊!”
     暮春的风裹着细雨掠过宫墙,将太和殿檐角的铜铃吹得叮当作响。
     皇帝握着朱笔的手顿了顿,窗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御书房的死寂

第16章 铁腕惊朝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