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之地,武清县。
这里离京城不过百里,县令李随,是当今皇后的远房表亲,仗着皇亲的身份,在武清县横行霸道,贪赃枉法,比黑石县的刘彪有过之而无不及。
督察院派往武清县的是两名年轻官员,一个叫赵文,一个叫孙礼,都是刚入官场不久的寒门子弟,一腔热血,嫉恶如仇。
两人抵达武清县时,李随根本没露面,只派了个县丞应付。
县丞阴阳怪气地说:“李大人忙着给皇后娘娘准备寿礼,没空招待两位。宣读制度?那玩意儿有什么用?武清县的官,都是好官,用不着查!”
赵文和孙礼气得脸色发白,却只能强压怒火,按照规矩,自己去召集官员。
但李随早已放话,谁敢去听宣读,就给谁穿小鞋。
结果,偌大的武清县衙前,只来了寥寥几个小吏。
“岂有此理!”孙礼怒道,“李随这是公然抗旨!”
赵文相对冷静:“他是皇亲,自然有恃无恐。咱们硬来,怕是讨不到好。先找个地方住下,慢慢收集证据。”
两人在县城角落找了家客栈住下,开始暗中调查。
但李随耳目众多,他们的行踪很快就被发现了。
当晚,一群蒙面人闯入客栈,将两人痛打一顿,威胁道:“识相的,赶紧滚出武清县!不然下次,就不是一顿打这么简单了!”
赵文和孙礼忍着伤痛,没有退缩。同时,跟随的两位缇骑把这边的信息立刻送回京城。他们知道,越是这样,越说明李随心里有鬼。
他们改变策略,不再公开调查,而是伪装成商人,深入乡村,走访百姓。
武清县的百姓对李随恨之入骨,只是敢怒不敢言。见两人是真心查案,才渐渐放下戒心,偷偷向他们提供线索。
半个月后,赵文和孙礼收集到了李随强占民田、收受贿赂、草菅人命的数十条证据,每一条都触目惊心。
加上京城派来的保卫人员从中阻挠李随的眼线,自首期结束,两人将证据整理成册,快马送往京城。
陆锦棠看到证据后,勃然大怒,立刻上奏萧承煦。
萧承煦看着奏折,脸色铁青。
李随是皇后的亲戚,处置他,难免会引起后宫的风波。但他更清楚,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若是因为李随是皇亲就放过他,那这次清查贪腐,就成了一个笑话,他的威信也将荡然无存。
“陆院正,”萧承煦沉声道,“传朕旨意,命锦衣卫即刻前往武清县,将李随捉拿归案,押解回京,由督察院、刑部、大理寺三司会审!”
“陛下圣明!”陆锦棠叩首道。
旨意传出,朝野震动。
谁也没想到,萧承煦竟然连皇亲都敢动。
皇后得知消息后,哭着跑到萧承煦面前求情,却被萧承煦冷冷拒绝:“国法无情,朕不能徇私。若他真的清白,三司会审自会还他公道;若他有罪,谁也保不住他!”
李随被押解回京的那天,武清
第115章 皇亲的跋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