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7章 圣物归墟·天地同葬[1/2页]

地脉纵横录 等雪的冬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勐库茶山的晨雾总带着股陈腐的茶香。
     陆惊鸿蹲在冰岛老寨最粗的那棵茶树下时,指腹正摩挲着伏藏铁蝎的鳞片——这枚从雅砻江底掘出的合金圣物此刻烫得吓人,鳞片间渗出的暗红色液珠滴在青石板上,竟像活物般蜷成小小的蝎子形状。
     “小心些。”格桑梅朵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手里的紫檀念珠沾着露水,每颗珠子上的六字真言都泛着淡金色的光,“昨天子时澜沧江上游飘来三具浮尸,都是陈家的人——他们手腕上的降头咒印,和你这铁蝎鳞片的纹路一模一样。”
     陆惊鸿抬头时,正看见云雾从百年茶树的枝桠间漫过来。这些茶树是沐王府的命脉,树干上缠着暗红的棉布,那是滇西特有的“茶树认主”仪式——据说每棵百年茶树里都住着一位茶神,沐家先祖当年用勐库大叶种茶摆渡阴兵时,就是靠着这些茶神引路。
     “陈家的玛尔巴手鼓碎了。”他把伏藏铁蝎塞进随身的杨公盘夹层,罗盘里的二十八宿铜镜突然嗡鸣起来,镜面映出的茶山轮廓正在缓慢扭曲,像被人用手揉皱的纸,“陈九指前天在曼谷码头自焚,现场只留下半只星盘义肢——你猜他为什么要烧自己?”
     格桑梅朵弯腰捡起片带着焦痕的茶叶。这茶树叶缘泛着黑,显然是被地火燎过——自从上月赫连铁树在长白山用活人祭鼓,引发地脉共振后,滇西的茶树就总出现这种异常。她忽然想起三年前在纳木错,苯教黑巫师用活人血祭时,湖边的玛尼堆也渗出过这样的黑液。
     “《滇海虞衡志》里说,勐库茶山底下有座唐代的茶神庙。”她指尖在茶树干上的棉布上敲了敲,棉布下隐约露出刻痕,是沐王府特有的“阴兵符”,“沐云裳昨天让滇金丝猴送来了消息,说归墟就在茶神庙的地宫。”
     陆惊鸿的罗盘突然剧烈跳动起来。指针不再指向南北,而是疯狂绕着中心转动,铜制的盘面竟被磨出细痕。他知道这是地脉紊乱的征兆——上个月在可可西里,南宫氏引爆核废料储存井时,罗盘也曾这样发疯。
     “归墟不是传说里的海底墓地吗?”他摸着茶树粗糙的树皮,指尖触到个凹陷,像是被人用指甲抠出来的,“怎么会跑到茶山底下?”
     “沐家的老茶师说,当年诸葛亮南征时,在这埋过七口青铜鼎。”格桑梅朵忽然压低声音,指着远处云雾里若隐若现的山脊,“你看那道山梁——像不像倒扣的船?老辈人说那是茶神的渡船,专门载着失了灵性的圣物归墟。”
     陆惊鸿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确实,那道山脊的轮廓极规整,山脊线每隔三丈就有个凸起,像是船帮上的铆钉。他忽然想起齐海生给他看过的郑和航海图,图上标注的“茶神渡”,位置正好在勐库茶山。
     “上个月赫连铁树用契丹血咒催动萨满鼓时,所有圣物都在共振。”他从背包里翻出张泛黄的纸,是徐墨农留下的地脉手札,“师父说圣物有灵,若是承受不住地脉反噬,就会自己寻归墟——就像人老了要回故乡。”
     格桑梅朵忽然抓住他的手腕。她的指尖冰凉,念珠上的光正顺着她的指尖往陆惊鸿手心里钻。陆惊鸿低头看见自己手腕上的血管在发光,像有条银色的小蛇在皮肤下游动——那是上次在冈底斯冰洞,伏藏铁蝎认主时留下的印记。
     “地脉在哭。”格桑梅朵的声音发颤,她的瞳孔里映出的茶山正在褪色,绿色的茶树渐渐变成灰黑色,“你听——”
     陆惊鸿屏住呼吸。果然,从地底传来细微的呜咽声,像无数人在同时哭泣。这声音他很熟悉,去年在长白山,赫连铁树把仇敌炼制成鼓架时,长白山地脉也发出过同样的声音——那是地脉被撕裂的声音。
     “沐云裳在茶神庙布置了‘七星镇。”格桑梅朵从怀里掏出块翡翠,翠绿的玉料里嵌着点血红,“这是她让金丝猴送来的‘引魂玉,说归墟需要用密宗法器引路。”
     陆惊鸿接过翡翠时,罗盘突然“咔”地裂了道缝。他心里一紧——这杨公盘是师父传给他的,盘面的二十八宿铜镜是用明代古镜熔炼的,当年在纽约自由女神像布置七灯续命局时都没裂过。
     “别是凶兆吧。”他摸了摸罗盘的裂缝,忽然笑了声,“上次司徒笑用逆推葬经搞出次贷危机,他那面祖传的罗盘直接炸成了铜渣——你说我这盘会不会步他后尘?”
     格桑梅朵白了他一眼,把念珠绕到手腕上:“司徒笑是为了赚黑心钱,你是为了镇地脉,能一样?”她忽然顿了顿,指尖点了点陆惊鸿怀里的杨公盘,“不过你这盘确实该擦擦了,上次在罗布泊沾的盐碱还没清干净,当心影响星象定位。”
     陆惊鸿刚要反驳,脚下的青石板突然晃了晃。不是轻微的震动,是像被人从底下猛踹了一脚——他连忙拽着格桑梅朵往后退,就见刚才站的地方裂开道缝,黑黢黢的缝里冒出股腥气,像是陈年的血混着泥土的味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来了。”格桑梅朵的声音沉下来,她从背包里抽出把藏刀,刀鞘上的松石在雾里闪着光,“沐云裳说,归墟开启时会有阴兵过路——是当年她先祖摆渡的那些阴兵,要来看最后一眼圣物。”
     陆惊鸿果然听见远处传来脚步声。不是一个两个,是密密麻麻的,踩在落叶上沙沙作响。他顺着声音望去,看见云雾里走出排模糊的影子,穿着破烂的铠甲,手里的长矛上还挂着锈蚀的红缨——是明代的军卒装束,和沐王府祠堂里挂的沐英画像上的兵卒一模一样。
     “别盯着他们的脸看。”陆惊鸿低声提醒,他想起师父说过的“阴兵忌”——阴兵过路时不能对视,否则会被勾走魂魄,“把引魂玉举起来。”
     格桑梅朵举起翡翠,翠绿的玉料在雾里亮得像盏灯。那些阴兵似乎被玉光吸引,脚步慢了些,队形也整齐了些。陆惊鸿趁机从杨公盘里取出伏藏铁蝎,这圣物此刻烫得像块烙铁,鳞片间的暗红液珠已经汇成了小溪,顺着他的指缝往下滴。
     “茶神庙在那边。”他指了指茶山深处的一座红墙建筑,那是勐库茶山唯一的寺庙,屋顶的铜瓦在雾里泛着青绿色,“沐云裳说地宫入口在大雄宝殿的佛像底下。”
     两人往茶神庙走时,阴兵们就跟在身后。不近不远,总隔着三丈远的距离,脚步声始终没停过。陆惊鸿能闻到他们身上的硝烟味——不是现代火药的味道,是明代火铳的硝石味,混杂着茶油的香气,倒不算难闻。
     “你说这些阴兵当年是怎么死的?”格桑梅朵忽然问,她侧耳听着身后的脚步声,“沐云裳说她先祖当年带他们去打缅甸,回来时就剩一半人了。”
     陆惊鸿想起齐海生给过他本《滇西战事考》,里面提过沐英后裔征缅甸时,在勐库茶山遇到过大疫,死了不少兵卒,后来就埋在了茶山底下。他还想起沐王府的秘术——用勐库大叶种茶摆渡阴兵,其实就是用茶香安抚亡魂,让他们别在地脉里作乱。
     “说不定是想家了。”他望着前面的茶神庙,红墙越来越清晰,“听说当年这些兵卒多是江淮人,跟着沐英来云南,再也没回去过。”
     格桑梅朵没说话,只是把引魂玉举得更高了些。玉光在雾里拉出道绿线,像根带子,一头连着他们,一头系向茶神庙。陆惊鸿忽然觉得这场景有点熟悉——去年在可可西里,宁玛派的喇嘛用酥油灯引路时,也是这样的光带。
     到茶神庙门口时,陆惊鸿停住了脚。庙门是虚掩的,朱红的门板上有几个窟窿,像是被枪打穿的——他认出那是老式步枪的弹孔,不是现代武器的痕迹。
     “沐云裳说二十年前这里打过仗。”格桑梅朵推开门,门轴“吱呀”响得像哭,“缅甸那边的降头师想抢茶神庙的地脉眼,被沐家的人打退了。”
     大殿里比外面还暗,雾好像顺着门缝钻了进来,把佛像都裹得模模糊糊的。供桌上的香炉里插着三炷香,香灰笔直地竖着,没断——陆惊鸿心里一动,这是“三香通天”的征兆,说明刚有人在这里祭拜过。
     “佛像底下是空的。”格桑梅朵走到佛像前,敲了敲莲花座,发出“咚咚”的空响,“沐云裳说按三下机关就会开。”
     陆惊鸿刚要上前,怀里的伏藏铁蝎突然剧烈跳动起来。他连忙按住,却听见“咔”的一声,铁蝎的尾巴竟断了截——不是自然断裂,是像被什么东西硬生生咬断的,断口处还留着细密的齿痕。
     “什么东西?”格桑梅朵立刻举起藏刀,警惕地盯着四周。大殿里除了他们,只有那尊被雾裹着的佛像,佛像的眼睛是空的,黑洞洞的像是在盯着他们。
     陆惊鸿没说话,只是把断尾的铁蝎举到眼前。断口处的齿痕很特别,不是野兽的,倒像是人的牙——但人的牙不可能咬动这种合金圣物,除非是……他忽然想起赫连铁树的萨满鼓,鼓圈是用契丹古墓里的兽骨做的,那些兽骨上就有类似的齿痕。
     “是血咒。”他低声说,指尖蹭了蹭断口,“赫连铁树的契丹血咒——这老东西居然把咒印附到了圣物上。”
     格桑梅朵的脸色沉了下来:“上个月在长白山,他不是说愿意罢手吗?还说要把萨满鼓送到归墟镇压。”
     “赫连家的人说话要是算数,长白山的雪都能化了。”陆惊鸿把断尾收好,走到佛像前,“先开地宫再说,真要动手,我这地师也不是吃素的。”
     他按了按莲花座的基座,第一下没反应,第二下按下去时,听见“咔哒”声,佛像突然往旁边移了移,露出个黑黢黢的洞口,像口井。
     洞里飘出股茶香,很浓的勐库大叶种茶味,还混着点经文的油墨香——陆惊鸿知道,这是沐王府特有的“镇邪茶”,用勐库古树茶混合着经文灰炒制的,能安神,也能驱邪。
     “下去吧。”他从背包里掏出支手电筒,光柱刺破黑暗,照出陡峭的石阶,“记得踩单数台阶,双数台阶是给阴兵走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格桑梅朵“嗯”了声,先往下迈了一步。她的藏靴踩在石阶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在空荡的地洞里格外清楚。陆惊鸿跟在后面,手里的手电筒光柱左右扫着,看见石阶两侧的墙上刻着字,是用茶汁写的经文,大部分已经褪色,只剩些模糊的笔画。
     “是《金刚经》。”格桑梅朵认出了几个字,“

第357章 圣物归墟·天地同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