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8章 遗照密语,真相终现[1/2页]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枫枫疯疯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顾承砚背靠着密室斑驳的砖墙,照片在他掌心被捂得发烫。
     他借着墙缝透进来的微光,指尖沿着照片背面的字迹反复摩挲——钢笔尖压出的纹路深浅分明,起笔时的顿点,收笔时的回锋,和工作笔记里34;若雪今天周岁34;那行字如出一辙。
     34;是他的字。34;他声音发哑,喉结滚动两下,34;当年在圣约翰大学,林叔替我代考过微积分,试卷上的字迹我认得出。34;
     苏若雪正用袖口擦着脸上的泪,闻言猛地抬头。
     她发梢沾着密室里的蛛网,睫毛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珠,却突然抓住顾承砚的手腕:34;他教过我摩斯电码!34;她的手指在他手背快速敲打,34;那年我十二岁,说想学点39;大人的本事39;,他就在我生辰夜,用茶盏敲着桌子教。34;
     顾承砚的瞳孔微微收缩。
     他看着苏若雪从颈间摘下玉坠,用绳结解开坠子底部的暗扣,取出一片薄如蝉翼的铜片——上面密密麻麻刻着字母与符号,是林泽远亲手绘制的加密对照表。
     34;当年他说这是39;给小若雪的护身符39;。34;苏若雪的指尖抚过铜片上的划痕,声音轻得像叹息,34;原来不是护身符,是解码器。34;
     密室外头的警笛声更近了,隐约能听见皮鞋踏过青石板的34;咔嗒34;声。
     顾承砚攥紧照片,另一只手将苏若雪护在身后:34;快。34;
     苏若雪深吸一口气,将照片背面的字迹逐字对照铜片。
     她的手指在砖墙上划出沙沙的声响,每对出一个字母就颤抖一下。
     当最后一个符号被破译时,她突然屏住呼吸,指甲掐进顾承砚的胳膊:34;坐标!
     北纬30°3739;,东经114°1739;。
     还有一句话——39;樱花之心,在于粮仓39;。34;
     顾承砚的太阳穴突突直跳。
     他想起这三个月来搜集的情报:34;樱花计划34;是日商以纺织业为幌子,实则在整合华东资源;林泽远失踪前最后接触的线人,曾提到34;要断他们的根34;。
     原来这34;根34;不在绸缎庄,不在码头上,在粮食里。
     他摸出怀里的怀表看了眼时间,立刻拽着苏若雪往暗门外走:34;去福兴里的电话亭。34;
     暗门刚合上,外头就传来踹门声。
     顾承砚护着苏若雪穿过两条巷弄,在福兴里口的梧桐树下停住。
     老周头的修鞋摊还亮着灯,他冲顾承砚使了个眼色,便低头用锥子敲打鞋底——这是他们约定的34;安全信号34;。
     电话亭的玻璃蒙着层灰,顾承砚擦了两下,拨通了那个熟记于心的号码。
     话筒里传来电流杂音,片刻后响起赵副官低沉的嗓音:34;顾先生?34;
     34;查北纬30°3739;,东经114°1739;。34;顾承砚压着声音,34;越快越好。34;
     电话那头沉默了五秒,纸张翻动声清晰可闻:34;汉口北郊,原国军27师粮仓。
     淞沪会战后被伪政府接管,对外宣称存粮已转运,实则...34;赵副官突然顿住,34;顾先生,您怎么知道这个地方?34;
     34;林泽远留的线索。34;顾承砚望着苏若雪,她正站在路灯下,借着灯光反复看那张照片,发梢被风掀起,露出颈间发烫的玉坠,34;他说39;樱花之心,在于粮仓39;。34;
     电话里传来钢笔尖戳破纸页的脆响:34;我立刻调汉口站的人查。
     半小时后回电。34;
     等待的半小时里,顾承砚在电话亭外来回踱步。
     苏若雪没说话,只是把照片贴在胸口,像在贴住某种即将消散的温度。
     老周头的修鞋摊不知何时收了,巷口只余梧桐叶沙沙作响,远处传来巡捕房的狼狗吠声。
     当电话铃再次响起时,顾承砚的手在话筒上按了三秒才接起。
     赵副官的声音带着紧迫感:34;顾先生,那粮仓地下有暗室。
     伪政府每月十五用篷布车往里头运东西——不是粮食,是成箱的军粮票。34;他压低声音,34;更要紧的是,我们的人查到,这些粮票能兑换日占区的39;储备米39;,而总兑换点...34;
     34;在上海日商株式会社总部。34;顾承砚接口,他想起前几日在码头截获的货单,34;他们用纺织业洗钱,用粮票控制百姓——林泽远要断的,是这条命脉。34;
     苏若雪走过来,指尖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背。
     顾承砚转头看她,她眼睛亮得惊人,像黑夜里突然燃起的灯:34;他没白牺牲。34;
     电话那头传来纸张翻动声:34;顾先生,重庆方面建议您不要轻举妄动——34;
     34;我要亲自去汉口。34;顾承砚打断他,34;商队伪装,三日后出发。34;他望着苏若雪,她已经开始解盘在脑后的发髻,将铜片重新藏进玉坠,34;有些事,必须当面确认。34;
     赵副官叹了口气:34;我让汉口站的同志配合。但顾先生...34;
     34;我知道轻重。34;顾承砚挂断电话,掏出怀表看了眼,34;去码头,找陈阿福调三辆带夹层的货车。
     若雪,你回绸庄,把账房里那批四川丝绸的货单整理出来——商队需要掩护。34;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若雪点头,转身时又回头:34;承砚,你看。34;她指着天上,月亮不知何时爬了上来,清辉落在她发间,34;林叔说过,月亮是最亮的灯。34;
     顾承砚望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巷口,低头摸了摸内袋里的照片。
     照片背面的字迹被体温焐得更软了,像一句藏了十年的话,终于要在月光下说出口。
     他抬头看向北方,汉口的方向。
     风里飘来黄浦江的咸湿味,混着远处纱厂的机器轰鸣。
     有什么东西在他心里破土而出——不是恐惧,不是愤怒,是十年前在课堂上读到34;实业救国34;时,那种滚烫的、想要燃烧的冲动。
     34;樱花之心,在于粮仓。34;他低声重复,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怀表后盖,34;那我们就烧了这颗心。34;
     三日后的清晨,十六铺码头停着三辆蒙着油布的货车。
     顾承砚戴着旧毡帽,站在车头检查夹层暗锁。
     苏若雪提着个蓝布包裹走过来,包裹里是他常穿的月白长衫,还有半块芝麻糖——和林泽远笔记里34;往我嘴里塞糖34;的那种,一个味。
     34;路上小心。34;她把包裹递给他,手指在他手背上轻轻一按,34;我等你回来,说给我听。34;
 

第108章 遗照密语,真相终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