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风雪在洛城皇宫的上空呜咽盘旋了一整日,入夜后非但未歇,反而变本加厉。
鹅毛般的雪片夹杂着冰粒,狠狠抽打在巍峨的宫墙和各处殿顶覆盖了厚厚积雪的琉璃瓦上,发出沉闷又压抑的声响。
整个洛城皇宫笼罩在一片死寂的肃杀之中,唯有宫道两侧悬挂的素白宫灯在狂风中剧烈摇晃,投下惨白摇曳的光影。
北元景明十四年腊月十八,寅时六刻!
飞雪依然漫天,早朝的臣工们已从洛城各处开始向洛城皇宫聚集。
风雪呼啸中,往日通往太极殿肃静安宁的宫道,此时处处是沉重的脚步声、甲胄的碰撞声,以及压抑的惊呼声,随着陆续到达太极殿的北元朝臣由远及近、迅速集结到大殿周围!
得到急报的魏王、晋王等宗室皇亲、国丈高禀义、征西侯杨易之、六部尚书等重臣,顶着漫天风雪,急匆匆赶到式乾殿。
留在太极殿的众臣则面面相觑,心中惊疑不定。
从太极殿到式乾殿,一路的气氛异于往常。所有通向式乾殿的宫门皆被身着玄甲、面无表情的禁卫军把守,气氛凝重得如同密不透风的铁桶。
刀枪如林,在雪光和白灯笼的映照下闪烁着冰冷的寒芒。
式乾殿外,则是一片井然有序的冷寂,令人倍感心悸的肃杀!
整个皇宫,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外松内紧”——
宫墙之外,风声鹤唳,由皇城卫精锐护卫,戒备森严;
宫墙之内,陛下的寝宫式乾殿,似已被某种气氛笼罩,寂静异常。
“皇后娘娘懿旨!请诸位大人入式乾殿议事!” 式乾殿门前,站着一个眼生的宫人在传报,声音尖细、表情生硬。
高禀义排众而出,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凝重与急切:
“陛下龙体欠安,多日不临朝,今日因何由皇后娘娘急诏臣等觐见?”
“国丈大人稍安。此刻皇后娘娘正在殿内等候,请各位殿下、老大人入内便知!”那宫人微微躬身,说话却滴水不漏,传达完皇后旨意,对面前的几位伸手做请,
“几位殿下、大人请!”
……
式乾殿内,灯火通明如同白昼,却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死亡气息和浓重的药味、血腥味。
高皇后身着一身素色深衣,长发披散只用一根金簪在脑后扎了个髻,鬓边簪着一朵小小的白色珠花。
她站在陛下的榻边,脸色苍白,眼圈红肿,不时用素帕擦拭眼角,一副悲痛欲绝、摇摇欲坠的模样。
福临站在榻边,低头垂目,面无人色。
北元皇帝陛下元超,直挺挺的躺在床榻上,全身被锦被遮盖着,面上覆了一块雪白的丝帕!
几位最年轻的也已是年过半百、知天命的老臣,见此情景却也是难以接受。
昨日,陛下为了六皇子突发急症还在急着过问皇子的病情,怎过了一夜就撒手人寰,龙驭归天了呢?
这时,以张济昌为首的太医院众太医,被两名禁卫军从式乾殿的侧门“护送”进来。
“张济昌!你可知罪……”晋王元拯立刻上前,声音带着控制不住的杀意,
“陛下……陛下因何……”
张济昌抬起头,眼神惊恐闪烁,嘴唇哆嗦着,扫视一遍殿中众位大人,又迅速瞄了一眼旁边低头伤心垂泪的皇后,随即马上低下头,声音里带着无力与绝望告罪,
“微臣无能!未能救回陛下!请皇后娘娘、殿下治罪!”
高皇后此时慢慢转过身,嗓音有些沙哑的轻声道:
“现在不是你请罪的时候!
张医令,请你把刚才对本宫说过的话,对列位殿下、大人们讲一遍!”
张济昌如蒙大赦,慌忙将刚才手中一直小心翼翼捧着的盖着巾子的托盘放到桌上
第215章 山崩(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