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5章 ∶归还[1/2页]

午夜当铺 红帽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终于决定,把那个瓷偶送回去。
     它在我家衣柜最深处藏了三年,裹在褪色的红绸布里,像一段不愿被翻起的旧事。每到子时,我总能听见细微的“咯咯”声,像是有人在轻轻叩击牙齿,又像是指甲刮过釉面。起初我以为是楼上的邻居,后来才发现,声音是从柜子里传出来的。我试过搬动衣柜,试过撒盐、贴符、请道士,可那东西始终不声不响地待在那里,仿佛在等什么。
     直到前几日,我在整理祖母遗物时,翻出一本残破的册子——《禁物之典》。泛黄的纸页上写着:“瓷偶者,以亡魂为胎,以执念为骨,以血契为引,百年不腐,千年不散。若非归其故土,焚其典籍,则祸延三代。”末尾盖着一枚暗红的印,像干涸的血。
     我盯着那行字,手指发冷。原来它不是普通的古董,不是祖母留下的纪念品。它是被封印的怨物,是我林家祖上犯下的错,如今报应在了我身上。
     我翻到《禁物之典》最后一页,上面画着一幅地图,线条歪斜,墨迹斑驳,却清晰地标出一个地点:城西老巷,林氏祖宅旧址。
     可那地方早就没了。
     二十年前城市改造,整条老街被推平,如今是“天禧广场”——玻璃幕墙的商业中心,白天人来人往,夜晚霓虹闪烁。谁还记得那里曾埋着七户人家的祖坟,记得那口枯井底下,埋着一个没来得及出嫁的姑娘?
     我查了资料,祖宅的地基被保留在地下三层停车场的一角,作为“历史遗迹保护点”,实际上只是块没人看的石板,上面刻着几道古怪的纹路,游客经过都以为是装饰。
     可我知道,那是镇魂符。
     我选在子夜前往。广场早已闭市,电梯一路下坠,金属壁映出我苍白的脸。空气越来越冷,呼吸在眼前凝成白雾。地下三层的灯忽明忽暗,像垂死之人的心跳。我提着帆布包,脚步轻得几乎听不见,可每一步都像踩在某种生物的脊背上。
     终于,我看到了那块石板。
     它嵌在墙角,半掩在灰尘与蛛网之间,表面刻着密密麻麻的符文,有些已被磨损,但中央的“镇”字仍清晰可辨。我蹲下身,指尖触到石面的瞬间,一股阴寒直冲天灵盖,耳边仿佛有女人低语,断断续续:“……回来了……回来了……”
     我咬牙,从包里取出瓷偶。
     它比我记忆中更旧了。釉面裂开细纹,眼睛原本是点漆的黑,如今泛着浑浊的灰,嘴角那抹红笑,像是干涸的血。我把它轻轻放在石板中央,动作不敢有半分差池。
     然后,我拿出《禁物之典》。
     书页在我手中微微颤动,仿佛有生命。我点燃打火机,火苗跳跃,映出书页上那些扭曲的文字,像是在蠕动。我深吸一口气,将火焰凑近纸角。
     火燃起来的那一刻,整个停车场的灯“啪”地全灭了。
     黑暗中,唯有火光摇曳,像一只窥视的眼睛。
     火舌舔舐书页,焦黑的边缘卷曲,字迹在高温中扭曲变形,仿佛在尖叫。突然,我听见“咔”的一声轻响——是瓷偶的头,动了。
     我猛地抬头。
     它原本低垂的脸,正缓缓抬起,脖颈发出“咯咯”的摩擦声,像是生锈的齿轮在转动。它的脸转向我,那双灰浊的眼睛,竟渗出两道暗红的液体,顺着脸颊滑下,滴在石板上,发出“滋”的轻响,冒起一缕白烟。
     “主人……”它的声音细弱如丝,却清晰得刺骨,带着八十年的尘埃与哀怨,“别丢下我……我等了八十年……整整八十年……”
     我浑身僵住,动弹不得。那声音不像是从瓷偶嘴里发出的,更像是从地底深处爬出来

第195章 ∶归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