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0章 ∶井底回声[1/2页]

午夜当铺 红帽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冲出家门的时候,天还没亮。夜雾像一层湿透的纱布裹在脸上,呼吸都带着铁锈味。青石巷三个字在我舌尖滚了三遍,每一次都像被什么东西咬了一口,疼得发麻。我不记得自己是怎么走到图书馆的,只记得脚底踩着的每一块地砖,都像是从旧梦里抠出来的,缝隙里渗着血。
     图书馆的灯昏黄,走廊空荡,脚步声被吸进墙皮里,连回音都不敢出来。档案室在地下二层,楼梯往下走时,空气越来越冷,像是有人提前把冬天埋在了这里。墙角堆着几摞发霉的报纸,水珠顺着天花板滴落,砸在铁皮桶里,一声,又一声,像在数命。
     管理员是个老头,戴着老花镜,镜片厚得像两块冰。他抬头看我,眼神浑浊,却像能穿透皮肉,直勾勾地落在我骨头缝里。
     “查青石巷的?”他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你是第三个了。”
     我喉咙一紧:“还有谁来过?”
     他没立刻回答,只是从抽屉里抽出一叠泛黄的报纸,纸页脆得像枯叶,一碰就要碎。他递给我时,指尖微微发抖。
     “一个穿黑风衣的男人,三天前来的。查完就走了,第二天……跳楼了。”他顿了顿,镜片后的眼睛眨了一下,“从顶楼,头朝下栽下来的。听说,落地时嘴里还念着‘铃……响了。”
     我接过报纸,手心冒汗,纸页上的油墨味混着霉味钻进鼻腔,熏得我头晕。1987年12月24日,《晚报》头版赫然印着几个黑体大字:
     青石巷命案:母女双亡,疑为邪教献祭
     我盯着那行字,心跳慢了半拍。
     母亲林素贞,被发现吊死于屋中铜铃之下。女儿失踪,至今未寻获。警方称,现场发现七封未寄出的信,内容不明,已被列为机密。
     女儿……失踪?
     我手指猛地一颤,纸页哗啦作响。
     可我就是那个女儿啊。
     我叫林晚秋,父亲是城东小学的教员,母亲早逝,我从小被他抚养长大。记忆里,我家住在城东老街,红砖房,院子里有棵老槐树,夏天蝉鸣吵得睡不着。我从未听过青石巷,也从不知道自己有个亲生母亲叫林素贞。
     可为什么……这个名字像一把锈刀,狠狠插进我太阳穴?
     我翻到下一页,一张现场照片猝不及防地撞进视线。
     照片已经泛黄,边缘卷曲,像是被水泡过又晾干。画面中央,一个女人吊在房梁上,脖子扭曲,长发垂落,遮住半张脸。她脚下,放着一个布娃娃——棉布缝的,眼睛是两颗黑纽扣,嘴巴用红笔歪歪扭扭地画着,笑得极不自然。
     我猛地倒退一步,后背撞上铁架,冷汗顺着脊椎滑下去。
     那个娃娃……是我的。
     我五岁那年,母亲送我的生日礼物。她说:“晚秋,它会替妈妈看着你。”后来搬家时弄丢了,我哭了整整三天。父亲说,小孩子的东西,丢了就丢了。
     可它怎么会出现在命案现场?和一个死去的女人,一起留在1987年的照片里?
     我蹲下身,手指颤抖地抚过照片。娃娃的笑脸在昏黄灯光下忽然扭曲了一下,仿佛那红笔画的嘴角,正缓缓上扬。
     就在这时,一阵尖锐的耳鸣刺穿大脑。
     眼前一黑。
     记忆像井水倒灌,从地底深处涌上来。
     我看见自己蜷缩在床底,木板缝隙外,母亲跪在地上,肩膀一抽一抽。她手里攥着一封信,纸角被泪水浸透。
     “对不起,晚秋……妈妈只能送你走。”她声音极轻,像风穿过枯竹,“铃响三声,你才能出来……记住,三声。多一声,少一声,你都会被他们抓走。”
     我屏住呼吸,不敢动。
     然后,铃响了。
     第一声,清脆,像是从屋檐下传来的。
     第二声,沉闷,像是从地底爬出来的。
     第三声……拖得极长,像是被人掐

第240章 ∶井底回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