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0章 京中事(下)[1/2页]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柯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晌午过后,天空已然完全放晴,但乾清宫暖阁内仍是一片阴霾,气氛如冰雪般冷凝。
     昨夜乱军兵临奉天门外,宫中人心惶惶之下,有不少心思不轨的内侍趁着左右无人之际,偷盗大内之物,宫中各处正在紧锣密鼓的统计损失。
     除此之外,昨夜无故燃起的大火也被初步查明源头,乃是由几名小内侍34;无意34;打翻烛火所致。
     在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的亲自过问下,经过34;大记忆恢复术34;洗礼的小内侍们很快供认不讳,承认是受了翊坤宫总管太监崔文升的指示。
     34;宫中可都收拾妥当了?34;半晌,年轻天子不辨喜怒的声音终是于暖阁内悠悠响起。
     运筹帷幄多日,京师勋贵在其34;推波助澜34;下,终是露出了爪牙,而他也趁此机会将抚宁侯朱国弼等暗藏祸心的勋贵拿下,从而方便日后执掌京营军权。
     但他怎么也没有料到,手眼通天的勋贵们竟然还将手伸到了紫禁城中,在局势最为关键的时候,于宫中纵火。
     如若不是他临危不乱,借着34;皇帝34;的名头,顺利解决了奉天门外的骚乱,只怕局势真有可能失控。
     34;启禀陛下,凡是调查过后,发现手脚不干净的,奴婢都解决了..34;闻声,提督御马监的魏忠贤便是上前一步,肃声回禀,神色却是微微有些不太自然。
     无论是前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崔文升明明被先帝下令发配南京孝陵,但却秘密重返紫禁城;亦或者宫中仍有人妄图弑君,作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王安都应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魏忠贤深知,天子一向信重这位与先帝历经风雨数十年的老太监,故而不敢妄加谈论。
     34;大伴,翊坤宫那边?34;轻轻颔首过后,朱由校便将征询的目光投向身旁面露愧色的司礼监掌印。
     34;还请皇爷放心,奴婢已然安排妥当。34;自知此前办事不利的王安不敢有半点怠慢,赶忙躬身回禀。
     心神激荡之下,其佝偻的身躯也是微微颤抖着。
     他怎么也没有料到,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竟是险些将朱由校置于危难之际。
     34;如此甚好。34;轻轻敲击了几下眼前的桌案过后,年轻天子转而看向另一侧的锦衣卫指挥使。
     昨夜那场大火虽然来势汹汹,但因为处置得当,仅有几座宫殿受损,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相比较之下,北京城的情况方才是他最为在乎的。
     34;回禀陛下,34;自知朱由校心中所想的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稍作犹豫之后,便是拱手回禀:34;经由神枢营武臣满将军确认,昨夜子时过后,陆陆续续有四千余名士卒归营..34;
     34;截止晌午之前,五城兵马司及锦衣卫共扑杀数百名乱军,余下不知所踪者也在紧急追寻其踪迹..34;
     呼。
     听闻昨夜共有四千余士卒归营,朱由校紧绷多时的心弦终是得以放松片刻,乱军人数远比他想象中要少。
     34;锦衣卫出面,由朕的内帑出钱,务必好生安置遭受此等无妄之灾的百姓们..34;
     34;至于抓到的那些乱军,从重处理...34;年轻天子微微眯起眼睛,声音憔悴的吩咐道。
     说来说去,还是他的计划不够缜密,方才给予这些乱军祸乱京师百姓的机会。
     34;臣遵旨。34;没有半点犹豫,身着飞鱼服的骆思恭便是躬身应是。
     昨夜天子已然在奉天门城楼上有言在先,许诺城外士卒即刻回应便对其既往不咎,但这些执迷不悟的士卒竟敢趁着夜色祸乱百姓,落得34;从重处理34;的下场也是咎由自取。
     34;内阁及兵部,怎么说?34;
     沉吟许久,朱由校缓缓睁开了

第80章 京中事(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