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2章 慑之以兵(中)[1/2页]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柯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34;回禀陛下,建奴轻敌袭扰广宁实乃取死之道..34;
     34;微臣愚见,应下旨敦促广宁府,命锦州卫及宁远卫出兵,以解沈阳之危。34;在令人窒息的沉默中,内阁次辅刘一璟满脸凝重的拱手回禀,眉眼间满是惊怒。
     不过半月的功夫,作为辽东与建州交锋屏障的沈阳被围;广宁重镇被建奴袭扰,辽东局势竟然崩坏至此。
     但在惊怒的同时,次辅心中也不免涌现了些许不解。
     昔日34;东林君子34;王化贞出任广宁巡抚的时候,辽东形势可是一片大好,城中将校更是以王化贞唯首是瞻,莫敢不从。
     但现如今,城中将校居然有了34;拥兵自重34;的趋势?这究竟是新任广宁巡抚薛国用太过无能,还是昔日王化贞34;狂妄自大34;,欺上瞒下所致?
     34;次辅所言甚是,广宁乃辽东重镇,区区数千建奴,实在不足挂齿,34;话音刚落,吏部尚书周嘉谟便是点头附和,但其言语中却是掺杂着一抹迟疑:34;只怕情报有误,贸然兴兵之下,将广宁置于危难之间呐..34;
     这广宁城可是承载着辽镇军民百姓半数以上的粮草辎重,乃是当之无愧的34;大本营34;。
     如若广宁有失,那辽镇才是真的岌岌可危,经略熊廷弼亲手构建的防线也将荡然无存。
     34;天官此言差矣,34;眼见得暖阁内不少同僚都是轻轻颔首,似是对吏部天官此等老成持重之语颇为认同,兵部尚书王在晋便是起身反驳道:34;广宁乃辽东重镇,下辖宁远及锦州万余铁骑,城中还有数万士卒,岂会如此不堪?!34;
     纵然女真建奴倾巢而出,又有蒙古鞑子及汉人降军从旁相助,但也决然无法同时对广宁及沈阳兴兵。
     数千建奴袭扰广宁,分明就是努尔哈赤为了孤立沈阳城中军民百姓故而为为之。
     如此拙劣的34;反间计34;,有什么可瞻前顾后的?
     作为主管天下兵马大权的兵部尚书,王在晋乃是在场朝臣们,对于辽镇战事最有发言权的干臣之一。
     见王在晋态度坚决,本来还在担心广宁有失,不敢轻举妄动的朝臣们皆是微微点头,眼中的惊疑稍稍退却。
     34;既如此,便言辞敦促广宁府出兵沈阳?34;眼见得暖阁内的气氛隐隐有些冰冷,一向在朝中扮演34;和事老34;角色的阁臣韩爌便是缓缓起身,略有些不太确定的看向案牍后的天子。
     经过将近半年的沉淀,再加上有了34;大婚34;的加持,如今的年轻天子全然不复昔日刚刚继位时,手足无措的模样。
     举手投足之间,年仅十六岁的天子,倒是隐隐有昔日御极四十八年,万历皇帝的影子,令在场朝臣不敢小觑。
     34;朕记得,户部在年关过后,刚刚向广宁交付了一批物资?34;迎着暖阁内众臣的注视,案牍后的天子缓缓开口,脸上充斥着肃杀。
     34;回禀陛下,确有此事,34;闻言,户部左侍郎王在晋便是不假思索的起身称是,深邃的眸子中充斥着不满。
     因为户部尚书李汝华身体抱恙的缘故,向辽镇输送物资的事宜全权由他负责。
     34;好啊,34;闻言,朱由校便是嗤笑一声,眼神愈发冰冷。
     广宁城重兵云集,粮草充足,且下辖锦州卫及宁远卫的骑兵,城中祖大寿还敢以34;物资欠缺3

第172章 慑之以兵(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