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3章 再次廷议(下)[1/2页]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柯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34;蓟镇总督,我举荐前任广宁巡抚王化贞,其坐镇辽东时的战绩有目共睹,可堪大任。34;
     不多时的功夫,大理寺卿邹元标便先声夺人,率先打破了官厅内暗流涌动的局势,眉眼间满是嫉恨。
     东林岌岌可危,他已是顾不上心疼自己的34;首善书院34;,只能暂且将全部注意力放在这蓟镇总督的空缺之上。
     王化贞就任广宁巡抚期间曾招揽蒙古各部,并且还是前任内阁首辅叶向高的得意门生,实乃出任蓟镇总督的不二人选。
     34;本官附议。34;闻声,刑部尚书黄克瓒便轻轻颔首,他的脸色同样有些不太好看。
     放眼朝野,有资格出任蓟镇总督的官员不过寥寥,这王化贞为人虽是有些桀骜,但已是其中翘楚。
     至于曾长期在地方任职,整饬行伍的他,早已随着年纪的增长,渐渐忘却了年轻时的雄心壮志。
     34;王本兵,有何高见?34;对于东林党推荐的人选,周嘉谟心中没有半点意外,只是不自觉扭头看向眉头紧皱的兵部尚书。
     蓟镇总督代天巡狩,总揽地方军政大权,身负护持京畿的重任,唯有经验丰富的老臣才能胜任。
     在他心中,不过是靠着34;连带关系34;,于广宁就职的王化贞还远远不够资格。
     听闻吏部天官点到自己的名字,于在场官员中最年轻的王在晋便是缓缓起身,并在刑部尚书黄克瓒不满的眼神中扬声道:34;蓟镇总督护持京畿,最好还是由历经兵事的干臣担任..34;
     被朝中东林引以为傲的前任广宁巡抚王化贞在他眼中实在不值一提,不过是靠着34;岁赏34;招揽了几个墙头草的蒙古部落,便敢妄言通晓军事?
     嘶。
     此话一出,官厅内众人均是倒吸了一口凉气,就连主动提问的吏部尚书周嘉谟都不由得微微侧目。
     虽说这王在晋乃是由当今天子亲手提拔,乃是毫无争议的34;帝党34;,但其如此直白的话语,不仅直接得罪了举荐王化贞的邹元标,还直接得罪了刘一璟及韩爌这两位出身34;东林34;的阁臣。
     许是瞧见邹元标的脸色有些阴晴不定,近些时日与王在晋配合颇为默契的户部侍郎毕自严便轻轻拉了拉其袖袍。
     而王在晋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有些34;失态34;,随即匆匆落座,不过从其欲言又止的表情来看,明显是极为反对王化贞出任蓟镇总督一职的。
     34;王化贞确实年轻了些..34;下一秒,东阁大学士韩爌的声音悠悠响起,使得官厅内紧张的气氛为之缓解。
     34;袁应泰如何?!34;
     早在当今天子刚刚登基的时候,朝中东林便有令右佥都御史袁应泰将熊廷弼取而代之的架势,后因34;帝师34;孙承宗以及吏部给事中杨涟等人于大朝会上临阵倒戈,这才功亏一篑。
     从履历上来讲,袁应泰确实比34;眼高手低34;的王化贞要强上不少,勉强也有代天巡狩的资格。
     34;不妥。34;未等34;绝处逢生34;的东林官员高兴太久,首辅方从斩钉截铁的声音便是在众人耳畔旁炸响。
     纵观袁应泰自万历二十三年出仕以来的履历,其更为擅长34;民生34;,少有主政一方的经验,遑论蓟镇自34;戚少保34;离职之后,便渐渐军备松弛,形势极为严峻。
     袁应泰难堪大任。
     34;那詹事府少詹事孙承宗如何..34;接连的34;失利34;,令得官厅中的东林官员们再也不复最初的昂然,唯有督查院左都御史张问达仍

第223章 再次廷议(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