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34;近些年边镇多战事,朕有意重拾万历年间的旧事,再开武举,几位爱卿意下如何?34;轻轻敲了敲身前的桌案,年轻天子不置可否的低语道。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还未等乾清宫暖阁众臣感叹天子对于军权的34;掌握34;,其清冷的声音便如一道惊雷,猛然于暖阁内炸响。
     历史上的武举最早初创于武周时期,由武则天亲自下令,于全国各地选拔武艺精湛之人,而后规定与明经进士一同考试,使武举成为常科。
     国朝创建之后,武举同样得以保存,但相关制度和规格却没有予以确定,直至成化十四年,方才在太监王直的建议下,仿照文科的例子,同样设立属于武科的34;乡试34;和34;会试34;。
     只是好景不长,弘治皇帝继位不久,便在朝臣的反对下,将34;武科34;的时间改为六年一试,且由之前的弓马武艺改为先进行34;策略34;,待到34;策略34;通过之后方才允许彼时弓马。
     此后数十年间,关于34;武科34;的内容和规格时有改变,始终未能形成固定的制度。
     但就在几年前,随着女真建奴于辽镇崛起,朝中曾进行过一次针对34;武科34;改革的廷议,彼时朝中有大臣建议将34;武科34;的内容延伸,首先考核武艺,而后考究营阵、地雷、火药、战车等项,最后考核兵法、天文、地理等项,将34;武科34;的地位和重要性骤然提升了数倍不止。
     眼下天子突然以边镇战事吃紧为由,突然提及34;武科34;,瞬间便令在场的朝臣们嗅到了一丝危机感。
     毕竟天子自继位以来,几乎是不加掩饰对于34;武人34;的信重,眼下又要重开34;武科34;,势必会令其在军中的影响力剧增。
     但千百年来,科举一直是他们34;读书人34;的特权,似那些粗鄙的武夫,凭什么能够像他们一样,拥有34;登堂入室34;的资格。
     事关自身利益,即便是似兵部尚书王在晋,户部尚书毕自严这等亲自由朱由校提拔的34;帝党34;也不禁口干舌燥,眼神变幻莫测。
     34;陛下,眼下内帑空虚,朝廷本就要复建税课司,如若再重开武科,未免耗费太多..34;
     34;另外我大明武职本就世袭成荫,将武科设为定例,怕是意义不大..34;沉默半晌,次辅刘一璟终是艰难出声,枯瘦的脸颊上满是为难之色。
     作为寒窗苦读多年,而后久经仕宦的读书人,他深知将34;武科34;设为定例意味着什么。
     这可是昔年正德皇帝都未曾做到之事...
     34;阁老此言差异,34;像是早就料到了次辅会有如此言论,案牍后的年轻天子脸上瞧不出半点愠色,反倒是温和开口:34;昔日熊卿便曾得中湖广武科乡试第一名,而后弃武从文,于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及第,替朕巡狩九边..34;
     34;似熊卿这样的人才,自然是多多益善..34;
     此话一出,次辅刘一璟的脸色肉眼可见的红润起来,喉咙上下不断耸动,却又难以反驳。
     世人皆知,辽东经略熊廷弼雄才伟略,深受万历皇帝的重视;但却少有人知晓,熊廷弼幼年习武,曾得中武科湖广乡试第一名,也是历朝历代唯一

第349章 议武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