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54章 南京城事(上)[1/2页]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柯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同一日,与淮安府相隔不过数百里的南京城外,同样迎来了一群34;不速之客34;。
     恢弘巍峨的城垣外,满脸风霜的武臣黄得功缓缓催动着胯下战马,在官道两侧行商百姓们各式各样眼神的注视下,有条不紊的行至城门附近,并自怀中摸出堪合,交由眼前如临大敌的守城士卒。
     34;参见大人..34;
     为首的士卒双手接过堪合之后,只是胡乱瞥了一眼,便面色大变的躬身行礼,眼前这瞧上去至多也就三十余岁的武将居然已是官至副总兵?
     34;魏国公可在城中?34;
     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之后,黄得功便朝着眼前面面相觑的守城士卒询问道。
     如今天子远在淮安府,身旁有两千京营将士及登莱士卒保护,应当足以震慑那两淮之地的盐商和漕军将校们。
     而他只需要确保南京城外的军营无虞,这南直隶便翻不了天。
     34;小人不知..34;
     眼神变幻片刻,刚刚回话的守城士卒满脸愕然。
     那魏国公徐宏基是何等身份,其动向哪里是他们这等寻常小吏能够知晓的?
     不过这几日,城中倒是隐隐有些传闻,说是那位世袭罔替的魏国公突然心血来潮,终日待在城外军营中,整饬行伍。
     但是这等捕风捉影之事,却是无需向眼前的军将34;实话实说34;了。
     毕竟眼前这军将可是出自34;京营34;,且年仅三十余岁便官至副总兵,定然是天子心腹中的心腹,以及其对魏国公直呼其名,毫无敬畏的模样,大有兴师问罪的架势呐。
     34;唔。34;
     虽然清晰捕捉到了眼前士卒眼眸中转瞬即逝的狡黠,但黄得功并未表现出来,只是默默收回堪合,催动胯下战马入城。
     他们这些人兴师动众,长途跋涉千余里,只怕这南京城中的勋贵士绅们早已收到消息,换做他是呐做贼心虚的魏国公徐宏基,也不会待在南京城中束手就擒。
     不过这魏国公徐宏基若是觉得主动34;退避三舍34;,便能洗刷其过往的罪行,那便有些天真了。
     ...
     ...
     入城之后,除此抵达这大明陪都的黄得功无心欣赏繁荣富庶的街市,草草辨认了一下方位之后,便往城中核心而去。
     34;去兵部衙门!34;
     既然魏国公徐宏基先行躲了起来,那他便接管这南京城防,只不过此事还需要城中的兵部尚书出面才是。
     自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这大明朝便拥有了南北两套行政班子,南京城中的署衙建制比之京师丝毫不差,不仅保留了六部,督查院,五军都督府等显赫衙门,就连南北官员的品秩都是一模一样。
     同时又因为以南京为核心的南直隶节制周边十五府,每年的赋税占据了朝廷岁收的半数以上,朝廷便将南直隶税收的权利稀释给了南京户部,中枢轻易不会干涉。
     而此等有些怪异的制度,便直接导致了南京户部凌驾于城中其余衙门之上的特殊地位,切切实实的掌握着财政大权,与民间百姓想象中的34;清水衙门34;大相径庭。
     除了户部之外,南京城中另一个拥有部分实权的衙门便是这名义上节制南方六省兵马的兵部衙门。
     至少黄得功想要接管这南京城防,便要首先得到南京兵部尚书的同意。
     34

第554章 南京城事(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