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李纨认下她是老太太,太太之下最占便宜的人,王熙凤便不再纠结。
王熙凤本想着由公中拿出五十两来。
可是忽的想起史信来。心中便是一动。
“这诗社起的好。
也是让人看看我们姑娘们比之这须眉浊物要强上百倍。
哎!
这里也没有外人,我便说句真心话。
我们这府上上一辈大老爷,二老爷官场应酬,自是挺起家业。
但是这小一辈。珍大哥和蓉哥儿闹出那等羞事。
我们家那个也是不成器的。现宝玉在外边也是没什么好气派。单珠大哥是个争气的,又去的太早。
只是苦了我们这些女儿家。日后要有个好前程是千难万难。”
王熙凤本不该说这些的。可是为了史信便假作‘忧国忧民起来。
屋里的这些主子,除了李纨一门心思培养贾兰,虽形同枯槁,可却有个前程。
其他的,宝钗打定主意谋史信,惜春盼着史信按约定来救,迎春没有半点打算,只是过一日,挨一日。
就属探春不甘心。没命的挣扎向上。
可是却越向上,越是见不到前途。
探春便皱眉。
“二嫂子说的这些都是外边的虚传。虽不完全。
可也确实严峻。
我们姐妹要开着诗社,虽不能改变什么。可到底是个新气象。
人是要向上的,自甘自弃,那和死了有什么区别!”
王熙凤等的就是有人接话,便说话。
“三妹妹说的事。
我想着既然这诗社开了,便是开了。
我们家的姑娘才华,若是生就男儿身,便是状元也得得。
到时诗社开了,有了佳作。
不能空作的。总要有确切的好处才好。”
“哦?
什么好处?”
这次几个姑娘都看了过来。
王熙凤这才说道:
第二百三十章 钱应该史信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