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两章一起)
     麴义双手一摊。
     “去兖州了呗。”
     “我知道了。”
     荀攸深吸一口气,“他有没有留什么话或者信给我?”
     “有的军师,有的。”
     麴义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递给荀攸。
     荀攸接过,交接完粮草之后,找了个无人的地方。
     “你又到处乱跑,你又到处乱跑!”
     荀攸跺脚,随后打开张新信件。
     在这十余日间,除了兖州这边打得热闹,长安那边,也发生了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
     王允死了。
     正如张新所料。
     先前王允虽然给了他一个面子,没有杀掉蔡邕。
     但在处理董卓余部的问题上,王允就没有听他的了,而是执意想要解散西凉兵。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董卓一死,西凉兵群龙无首。
     李傕、郭汜等人在董卓麾下之时,不过校尉、中郎将之流,只是军队里的中层军官罢了。
     汉室余威还在,他们心里根本提不起造反的念头。
     可问题是,王允的脑回路着实让人无法理解。
     他先是召集百官,商议赦免西凉兵之事。
     百官自然赞同。
     国贼方除,值此百废待兴之际,多一事当然不如少一事。
     然而王允见百官都同意赦免,又突然说道:“西凉兵本来是没有罪的,只是跟随董卓,身不由己。”
     “但朝廷若是突然给他们加个罪名再赦免,反而会让他们心生猜忌,人心不自安。”
     然后......
     他就不赦了......
     百官一脸问号。
     当时就有人谏言道:“西凉兵素来畏惧关东联军和宣威侯,司徒又不肯赦免他们的罪过。”
     “一旦将他们解散,必定人人自危。”
     “司徒不如以皇甫嵩为将军,统领他们屯驻陕县,再缓缓与关东取得联络。”
     王允不肯。
     他认为,关东兵都是讨董的义军,将西凉兵屯驻在陕县这样的咽喉之地,是能安他们的心没错。
     可如此一来,关东诸侯必定生疑,不利朝廷以后。
     尤其是张新。
     王允可不想侄女婿误会。
     百官苦劝,王允就是不听,一意孤行。
     王允既要解散西凉兵,又不肯赦免他们。
     很快,关中流言四起,说朝廷想要杀掉所有的凉州人。
     李傕、郭汜、张济等西凉将校心中恐惧,聚集起来商议了一番过后,决定去投牛辅。
     当初张新退兵之时,放弃了沿途郡县,董卓趁机派遣牛辅前去收回失地,进驻陕县。
     牛辅这人胆小。
     董卓被杀之后,西凉兵士气低落。
     士气低落,就容易出现逃兵。
     一天夜里,几名士卒趁夜出逃,惊动了守营之兵,引发了一场炸营事故。
     牛辅大惊,以为全营皆反,便带着亲信胡赤儿等五六人,携带钱财宝物,弃军逃跑。
     结果胡赤儿贪财,半道将牛辅杀了,把他的宝物全部据为己有,并将他的首级送往长安,再捞一笔。
     李郭等人赶到陕县,发现牛辅已死,顿时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皇甫嵩攻打郿坞之时,将董氏全族赶尽杀绝,男女老幼一个都没有放过。
     董卓的亲属之中,唯有牛辅领兵在外,方得幸免。
     现在就连牛辅也死了......
     “要不......”
     李傕一脸忧虑的提出建议,“我们还是回家去吧?”
     此言一出,郭汜等人纷纷表示赞同。
     朝廷不肯赦免,他们又找不到主心骨,怎么办嘛?
     还不如趁着朝廷的清剿大军未到,赶紧跑回凉州老家算了。
     凉州那么乱,想来朝廷的手也伸不进去。
     回家,还有一线生机。
     继续留在关中,那是坐以待毙!
     “诸君此言差矣!”
     这时一道声音响起,众人转头看去。
     出言之人是校尉贾诩。
     贾诩面色严肃,沉声道:“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可擒君矣。”
     “为今之计,不如引军向西,攻打长安,为董公报仇!”
     “事济,则奉国家以正天下,若不济,再走不迟。”
     “着啊!”
     众将闻言眼睛一亮,迅速将各自麾下的兵马召集起来。
     “京师不赦我等,我等当以死决之!”
     众将对各自麾下的西凉兵说道:“若攻长安克,则得天下,若不克,则抄三辅妇女财物,西归凉州,我等尚可延命。”
     “以死决之!”
     西凉兵纷纷怒吼。
     这段时间,他们同样过得极为惶恐。
     贾诩之言就犹如一道破开黑暗的闪电,照亮天空,为迷茫的他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很快,西凉军上下达成共识。
     干他娘的!
     朝廷既然不让我们活,那我们就把朝廷干翻!
     李傕、郭汜、张济、贾诩等西凉将校登台结盟,合兵一处,共得数千人,打出为董卓报仇的旗号,日夜兼程,向西而去。
     一路上,樊稠等董卓故将纷纷领着自己麾下的兵马,成建制的加入到联军之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允得知此事后大惊失色,急派董卓故将杨整修前往说和。
     杨整修表面应下,出城之后立马召集旧部,加入到了联军之中。
     王允又遣吕布前往迎战。
     吕布兵少,不能敌,败回城中。
     李傕等人沿途召集西凉旧部,又裹挟百姓进入军中,以壮声势。
     至长安时,西凉联军已经拥众十余万。
     王允这下算是彻底慌了。
     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据城固守。
     好在长安城坚,西凉联军仓促前来,准备不足,一连围攻七日,不克。
     至第八日,吕布麾下一支由数百蜀人组成的部队叛变,打开城门。
     李傕趁机率军入城,与吕布大战。
     吕布兵少,不能敌,败走青琐门。
     王允正在此地驻守。
     “贼军势大,长安已不能守。”
     吕布抬头,朝着城墙上的王允招手。
     “司徒,一起走啊?”
     王允闻言向下方看去,见是吕布,呵呵一笑。
     “若社稷有灵,能使国家安定,我之愿也。”
     “如其不获,我自当以死报之。”
     “今天子年幼,所赖之人,唯我而已,我若走了,天子怕是难以幸免。”
     “奉先,你走吧,到了关东以后,告诉诸公,我代朝廷多谢他们,还望他们日后多以国家为念!”

第453章 长安之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