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长安城,西安门。
     刘彻又一次亲自在这里送人,身后站着文武百官。
     李广终于要出发了,带着他辛苦训练出来的海军,带着不情不愿的李少翁,
     大汉距离自己海外的大银矿又近了一步。
     “伏波将军,朕和百官等着你的好消息。”
     李广还没有出发,刘彻的心思已经飘到了印尼和秘鲁等地,听说那里的金银矿也很多之后,他早就惦记上了。
     碍于大汉目前的海军实力,刘彻只好先寄希望于倭岛上的银矿能让他解解渴。
     “臣必然不负陛下所托。”
     李广的心情同样颇为激动,漠南之战迷路后他一度想要自尽而死,不是怕被处罚,而是难以接受自己放跑了伊稚斜的事实。
     和匈奴拼杀了一辈子,好不容易要有个巨大战果,竟然以这样的方式从自己手里溜走,还怪不得任何人。
     出海成了他最后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如今终于要出发了,
     在海边演练过后,他就要踏上新的征途,去倭岛上为大汉获取财富。
     刘彻身后,卫青率先拱手作揖,公孙弘紧随其后,三公九卿,一应文武大臣纷纷行礼。
     无论他们以往与李广的关系是远近亲疏,冒着巨大风险为大汉开疆拓土的李广都值得他们一拜。
     李广挺胸抬头受了这一礼,然后拱手作揖还礼。
     “朕已经发下召令,沿途各个郡国都会协助你们,出海前务必准备充足,不留任何隐患。”
     李广此次出海的意义,对于刘彻来说不亚于张骞出西域,
     派遣张骞是为了联络西域各国共同对抗匈奴,派遣李广是为了验证海上的无尽财富,让大汉的目光从此看向整个世界。
     张骞几经波折才回到大汉,带来西域的信息,刘彻希望李广能更加幸运和顺利,早日带回沉甸甸的银子和希望。
     要不是海路未曾探明,风险太大,刘彻可能会把国内所有能够远航的船只都派出去,一次性运回足够多的银子。
     “多谢陛下。”
     这句道谢,李广说的真心实意。
     这段时间他沉思这些年的经历,发现陛下是给了他很多次机会的,不管是碍于他的名声还是为了平衡,
     机会没少给,可惜他一直没把握住,每次都能成功地和成功擦肩而过
     这次要是还不成功,他再无任何面目回长安。
     “祝陛下永受嘉福,长乐未央。”
     这是大汉常见的吉祥话,不仅人们生活中常说,而且还会刻在各类建筑的瓦当上,以此讨个吉利。
     所谓瓦当,就是屋顶上排在瓦的最前排的一种保护构件,用来保护屋顶的檐头部分,西汉时期极为盛行。
     李广说完后,又对着群臣拱手,声音洪亮如洪钟,“皇帝万岁,重臣千秋。”
     闻言,群臣都愣了一下,想不到这是李广能说出来的话,以这位老兄的性格能连续说几句吉祥话实在是平生仅见。
     陆鸣悄声道:“你猜这是谁教他说的。”
     “御史大夫李蔡吧。”反正霍去病不会相信这是李广自己想出来的,他的情商之低下,不气死人就不错了,怎么可能在这

第366章 自愿的方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