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翌日,早朝。
     “陛下,臣等辨别出了古鼎的来历。”
     孔安国出列奏报,眼睛顶着两个黑眼圈,却没有疲惫之感,反而满脸兴奋。
     啊?
     刘彻有些意外,朕都不在意的事情了,你怎么还非要找到个结果,难不成真的找到了线索?
     董仲舒此时也出列上前,“陛下,孔博士找到了古鼎上铭文的出处,我等辨别后一致认为可以证明古鼎的来历。”
     陆续又站出来几位太学博士,全都愿意为此站台。
     “那就说说吧,你们是怎么辨认出来的。”
     刘彻不在意鼎的意义,但对于鼎的来历还有点兴趣,毕竟是陆鸣在如此凑巧的情况发现的,下能辨认出来也好,减少一个疑问。
     “陛下,此事还要从臣去鲁王封国取回的古文经书说起。”
     孔安国把《厚父》竹简的前因后果都讲了出来,
     想要确定古鼎的来历,需要先讲清楚《厚父》竹简的来历,才好让人信服。
     刘彻眉头一挑,没想到当初陆鸣透露的信息还能在今天发挥作用,
     陆鸣也听的一阵惊讶,这么巧合的么,两个东西的来源都和自己有关,
     什么叫气运之子啊,叉腰。
     “臣等根据《厚父》中所列的文字,推断古鼎上的铭文乃是夏朝的文字,所以才与后世各种文字有所区别,但是又一脉相承。
     根据鼎上铭文,推断此鼎历史悠久,乃是夏朝时所铸就的。”
     大殿中一片沉寂,大臣们死死盯着孔安国,想要从他的表情上辨别出真假,不是他们不相信孔安国,实在是这个消息有些突然。
     一尊说不清来历的古鼎,一下子就成了夏朝时铸造的鼎,夏朝的鼎,那不就是禹王铸造的九鼎么。
     “孔博士可否把《厚父》拿出来给我等观看一番。”
     汲黯有些急不可耐,
     虽说陛下对天命的看法有了转变,不再受那些儒门弟子的影响,但要是真的能确定这尊鼎铸造于夏朝,
     那不是妥妥的锦上添花么。
     足以说明,陛下的决定连九鼎都赞同,鼎确实不是天命的象征,陛下说的对。
     孔安国早就准备好了,从怀中拿出竹简,请众人过目。
     朝堂众人拿过竹简仔细查看起来,
     竹简上的文字虽然也不好辨认,但有些人家中有传承,比如汲黯,他们家一连七代都在朝中为官,堪称家学渊源。
     “果真如此,”
     看了一会后,汲黯确定了竹简上的内容,
     “陛下,臣请陛下把古鼎再次搬运到大殿中,重新进行辨认。”
     不多时,古鼎被运到大殿中,汲黯等人上前一番查看,对照竹简上的内容一个字一个字的核对。
     “陛下,臣也认为此鼎是夏朝所铸造的鼎。”
     汲黯开口,认同了孔安国等人的判断,这尊鼎就是夏朝的。
     以他的信誉,没有人会觉得他是为了迎合刘彻才会这么说。
     这尊鼎竟然真的是夏朝的!
     群臣中一片哗然,谁也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
     “臣等恭贺陛下,有德者九鼎自现行,此鼎足以说明大汉乃是代承天命,陛下乃是有德之君。”
   

第750章 粮食评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