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8章 经济来源[1/2页]

暗刃如锋 喜闻乐见的高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海湾袭击影响深远,也极大的推动了华夏各方面抗战工作,鼓舞了华夏民众的抗战决心,改变了原有时空中抗战的困局。
     但是对于宋志来说,此次偷袭也付出了惨重代价。
     不计算潜艇、人员培训与武器装备等,就是人员、弹药、油料和租赁油轮等,后续还有此次人员费用、抚恤金等,这都是钱啊!
     所谓百年海军,不仅是人才的问题,还有费用的问题。
     以倭国为例子,1940年倭寇陆军一年的军费为?10亿7917.3万倭元?,而海军为10亿3136.7万倭元,两者接近持平?。
     ?军费占比?上,1940年倭国军费占国家总支出的比例约为47.2%,陆军与海军合计约21亿倭元?。
     ?对比趋势?上,倭国19361939年海军军费通常高于陆军,但1940年陆军军费反超,反映出倭国战略重心向华夏大陆战场倾斜?。
     ?1937年后倭寇军费激增,1940年仅为临时军事费的一部分(如1938年陆军临时军事费达3257亿倭元)?。
     这个时代,因1931年倭国脱离金本位后,倭元国际地位下降,被迫通过贬值维持贸易竞争力?。
     ?而蓝党政府1938年实施外汇审核政策,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法币价值?。
     ?随着战局发展,1942年后法币被王伪政权强制禁用,金融秩序彻底混乱?。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前,法币兑米元汇率为?4.15:1?(即4.15法币兑换1米元),这一汇率相对稳定?。
     ?受战争影响及粮食歉收导致的通货膨胀,法币币值在1940年开始明显下跌。
     1940年法币汇率介于?8:1至20:1?之间(1942年已跌至20:1)?。
     1940年倭国与华夏汇率受多重因素干扰,包括倭寇金融战(通过吸收法币套取外汇)、蓝党政府外汇管制政策(如华夏与王国的平准基金)以及国内通胀加剧?。
     倭国海军一年经费约10亿元法币,而1937年财税收入8.8亿元,而抗战爆发后,锐减至6.16亿元,全国一年收入还不如倭寇一年的海军军费。
     可见海军花费不是一般的国家能承受的,更何况宋志是个人支撑。
     这里也多亏宋志这么多年的未雨绸缪。
     宋志的个人财产来源主要是有几个方面:
     最主要的就是远东公司和依附远东公司的各类商社等的经营收入,因为宋志等我长远布局,在倭国、远东、东南亚、欧洲、米州等,远东公司都有布置。
     这个时代,因为信息缺乏,相隔的两个县,都很难了解对方的产出,更何况省与省、国与国之间了。
     贸易是这个时代最赚钱的行业,但是往往都是被欧米列强霸占,即使华夏的贸易,基本上也被各地地方势力霸占,能全华夏经营的就只有常、孔、宋、陈几个少数权势家族。
 

第358章 经济来源[1/2页]